立陶宛的內閣請辭大戰落幕,立陶宛總理席莫尼特( Ingrida Šimonytė )宣布駁回外交部長藍斯柏吉斯( Gabrielius Landsbergis ) 與交通部長思庫歐迪司( MariusSkuodis )的辭呈,兩人將繼續留任。不過,國營企業「立陶宛鐵路公司」負責人將因持續與被美國強力制裁的「白俄羅斯鉀肥」往來而辭職。
12 月 2 日,美國、加拿大和英國對白俄羅斯施加了新的一系列制裁措施,白俄羅斯大型國營企業「白俄羅斯鉀肥」也被納入制裁名單。
據了解,白俄羅斯鉀肥是白俄羅斯經濟命脈之一,也是最大的國營企業,佔有全球近 20% 的鉀肥市場份額,其大部分產品出口都是通過立陶宛的港口。
近期因白俄羅斯與西方國家的關係緊張,該公司也因此受到美歐不同程度的制裁。立陶宛政府也相當支持美方的決策,總理席莫尼特表示 :「美國是立陶宛的戰略夥伴,這一決定旨在減少專制政權的財政支持,我們對此表示贊同」。
但立陶宛國有鐵路公司 ( LTG ) 卻並不樂意,因白俄羅斯地處內陸,白俄羅斯鉀肥的貨物出口一直都是通過鐵路運送立陶宛的克萊佩達港再進行海運。《路透社》報導稱,立陶宛國有鐵路公司每年可以藉此獲利 6,000 萬歐元 (約台幣 18 億元)。
立陶宛國有鐵路公司 ( LTG ) 表示,不願為美國制裁買單,拒絕立即中斷與白俄羅斯鉀肥的合作。LTG 的 CEO 曼塔斯·巴圖斯卡在 8 日的議會聽證會上表示,儘管受到制裁,該公司還是希望繼續運輸白俄羅斯的鉀肥,因為制裁只適用於與美國有關的實體,「我們與白俄羅斯鉀肥的合約到 2023 年底,我們不能中止合同」。
曼塔斯也提出「聯合國海洋法」等法律文件保證了內陸國的相關權利,美歐也無權違反,立陶宛議會也曾批准三項雙邊協議。「我們的行動完全合法」。
曼塔斯告訴議員,白俄羅斯鉀肥 11 月的鐵路服務費預付款足以支撐完 12 月整個月甚至 1 月的部分天數,因此運輸將繼續。該公司也表示,已經向外交部和交通部通報預付款的事項。但外長藍斯柏吉斯稱,外交部只知道 9 月 預付 10 月的情況,後續付款沒有被告知。
立陶宛國有鐵路公司拒絕配合制裁,讓立陶宛相當尷尬,執政聯盟也被批評言行不一,面臨國內輿論和在野黨的雙重壓力。
9 日,立陶宛外交部長藍斯柏吉斯與交通部長思庫歐迪司雙雙提出辭呈,聲稱要為國有鐵路公司拒絕制裁的行為負責。
立陶宛總統瑙賽達(Gitanas Nausėda ) 10 日表示 :「我們不能等著別人來評估我們的決定,政客應該承擔責任。」
總理席莫尼特 13 日則回應,不排除有整個政府下台的可能性,「現政府的行為引起這麼多問題,就應該移交權力,讓新政府解決問題。」
但 14 日晚間,席莫尼特宣佈,藍斯柏吉斯等人將會留任。她希望至明年 1 月 31 日前,立陶宛各利害相關方都能提出足以解決爭議,同時確保國家安全利益、財務損失可降至最低的方案。
14 日早些時候,立陶宛國有鐵路公司董事會宣布,公司首席執行官曼塔斯·巴爾圖斯卡將在過渡期後辭職,但未具體說明過渡期將持續多長時間。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所所長崔洪建表示 :「不排除這是一次政治作秀,主動請請辭是西方政客慣用的推卸責任的手段,也可用來顯示對美國的重視」,立陶宛外長和交通部長為此事請辭,是在告訴美國白俄羅斯鉀肥的企業行為與立陶宛政府無關。兩人請辭甚至是全面下台都會造成新政府工作的麻煩,這不是執政聯盟希望看到的結果,「兩人請辭前可能已經預料到結果,所以採取以退為進的招數」。
對鐵路公司 CEO 辭職的看法,崔洪建認為,企業負責人受罰是立陶宛對外界的交代,這也代表此事件從政治層面降級到技術層面去處理,更不會演變成立陶宛和美國的政治事件。
崔洪建認為,立陶宛與美國的關係對美方而言,有一個願意在抗衡中俄的戰略中為他打頭陣的國家,還是很樂意扶持的。
「類似的事件中,美方更願意抓大放小,在立方已經表態的情況下,美方不會太計較,而是會著眼於雙方更大的利益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