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境將迎接春節返鄉潮,對國內疫情是一大挑戰。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邱泰源今天表示,確保民眾落實自主健康管理是防疫關鍵,呼籲研擬配套措施、加強照護,以避免破口產生。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今天舉辦第74屆醫師節慶祝大會,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民進黨立委邱泰源致詞時表示,這次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全國5萬名醫師帶領團隊配合政府防疫政策,採分級分流防疫模式,鞏固台灣醫療防疫體系,守住了台灣人民的生命與健康,防疫成果也贏得世界各國稱讚。

邱泰源說,COVID-19疫情期間,醫療院所堅守防疫第一線,守護民眾健康,醫界承受的人力、物力等成本增加相當巨大,期望政府持續以公務預算或防疫基金挹注,以協助醫療院所維持醫療服務量能。

國內COVID-19疫苗接種人口涵蓋率持續攀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提出開放邊境的「76目標」,只要第1劑疫苗涵蓋率達7成、第2劑達6成,才有談開放的本錢。

邱泰源告訴中央社記者,邊境要開放,疫苗涵蓋率何時達標是一大重點,但隨疫情趨緩,「疫苗猶豫」可能愈來愈嚴重,如何鼓勵民眾接種第2劑、甚至是第3劑疫苗難度愈來愈高。

邱泰源說,「新英格蘭醫學期刊」近日指出,基層醫療是未來疫苗接種成功的關鍵,這些基層醫師都是在地方深耕多年的「好厝邊」,深得民眾信任,只要能善用基層醫師力量鼓勵民眾施打疫苗,才有機會創造更高的疫苗涵蓋率。

邱泰源表示,站在醫界立場,邊境一旦鬆綁,醫師防疫壓力將大大增加,但站在國家立場、考量經濟發展,還是不能完全鎖國,希望逐步檢討防疫措施,一步步築起防護網,至於邊境鬆綁政策則有待各界進一步討論,凝聚共識。

面對即將到來的春節返鄉潮,邱泰源坦言,內心多少有點擔心,全聯會近日也召開專案會議,討論如何加強自主健康管理,避免民眾在自主健康管理期間發病卻不通報就醫,反而到處趴趴走或到藥局買藥解決,成為防疫破口。

邱泰源認為,唯有提高對民眾的照護,才是杜絕防疫破口之道,若民眾身體不舒服時,能及時打電話給信任的醫師諮詢,在醫師建議下通報就醫、做好自我防護,或許就能避免破口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