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田政權將更緊密日美台反制中國

隨著中國的「大國崛起」後,無所不用其極的在印太地區擴張霸權,除積極打造航母艦隊積極從黃水走向藍水,企圖將海軍兵力投射到第一島鏈之外;更甚者,中國於 2 月 1 日實施「海警法」以戰狼式的立法讓東海、台海及中國海警部隊得濫權行使海上軍事武力,嚴重侵犯日台等周邊國家的東海、台海、南海到印度洋之海上生命線安全。所以當中國不再是過去安全隱憂的說法,而是實際存在的威脅,引發日美台等民主國家的不安而團結。而日本岸田政權既然來自前首相安倍的完全扶植,所以必將延續安倍「堅定隨美,連結台灣,共同抗中」的路線,並在日美台有著「地緣安全」、「經濟連結」及「民主理念」等共同價值的基礎上,與美台譜成更加緊密的三方關係,以反制中國的霸權擴張。

地緣政治下日美台為命運共同體

「地緣政治」就是一個國家因為地理環境因素,影響與鄰國之間的政治、軍事、經濟等相關知識,也可以解釋地理環境因素對國家在國際政治行為方面之影響,合一就是「國際關係的地理解釋」,所以由地緣會帶動一個國家的生存行為、管理法則與發展規律;而台灣處於第一島鏈的地緣核心,也位於日美抗中最前沿,具備能與產業連結與民主理念相同的日美共同維護印太安全的能力,自然也就成為日美同盟圍堵中共最重要的戰略據點。

而由地緣政治中的「翻轉地圖」角度來看,日台有著如鍋蓋完全壓蓋中國國力的對外發展的地緣壓制。所以對美國而言,日台不僅是美國前進太平洋的據點,更具有地緣屏障與圍堵作用;就中國而言,走進太平洋會受到北方的俄國的濱海邊疆區、朝鮮半島的阻礙,接著日本列島,直到奄美大島、沖繩、先島群島(宮古群島、八重山群島和尖閣群島),以及台灣的地緣牽制。而安倍首相的兩任任期內提出為「兩洋合流」與「自由開放的印太戰略」,希望建立「亞洲民主安全之鑽」,再次透過地緣政治的結盟,有效應對中國的霸權擴張;直到美國的「印太戰略」成形,「四方安全對話」正式結盟,並開始對中國進行戰略圍堵。近期日美高層人士多次發表公開挺台言論,甚者提出「台海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相關論述,反映日美已經深刻認知到與台灣在地緣上的接近及其對三方安全的影響,尤其是「台灣有事」絕對是當前日美安保的重中之重。

日美台的經濟連結緊密

 2019 年日本為台灣第 4 大出口及第 2 大進口國;台灣為日本第 4 大出口及第 6 大進口國。而美國為台灣第 2 大出口及第3大進口國;台灣為美國第 14 大出口及第 13 大進口國。而日本為美國第 4 大出口及第 4 大進口國;而美國為日本第 1 大出口及第 3 大進口國。綜上,可見日美台經貿關係十分緊密。

而據2020年全球半導體供應國的市占率分布來看,美國位居第一為 42.9 %,台灣位居第二為 19.7 %,韓國以 15.9 %位居第三,其次依序為日本的 8.1 %、歐洲的 7.2 %、中國的 5.9 %、新加坡的 0.2 %、其他 0.1 %等,但台灣半導體業中的晶圓代工、半導體封測市佔率則分別已超過七成、五成以上,的確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中扮演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台灣半導體產業勢必會堅定地與日美站在一起,畢竟美國掌握了半導體的關鍵技術專利及資本,日本掌握了關鍵材料,三方有著緊密鏈結關係,況且當前對半導體產業而言,還是「中國有求於日美台,不是日美台有求於中國」的「高度需求依賴」局勢。

日美台為民主共同陣營

從 19 世紀初迄今,全世界歷經 3 波民主化浪潮,台灣是在 1970 年代的第三波民主化浪潮下完成民主轉型。當今民主已經是普世價值,全球大國莫不以維護民主自由為職志,今天中國的霸道行徑對台灣的威脅就是典型迫害民主案例。所以在印太戰略中,台灣雖然不是「四方安全對話」成員國,但是卻被視為不可或缺的重要伙伴,關鍵就是台灣的民主化。而日美台是印太地區高度民主化的國家,又同樣遭受中國霸權的威脅,自然形成民主同盟對抗極權中國的機制。

台灣應掌握歷史的際遇

近來日美之所以重視台海和平穩定與區域安全,當然是台灣有著位居第一島鏈核心及印太戰略關鍵節點的「地緣政治」優勢。因為就中國而言,台灣不僅是主權的核心問題,也是能否成為海洋大國的戰略問題;而對日美而言,台灣是攸關印太安全與利益的最前哨,擔負美中博弈的關鍵角色。

所以正當國際局勢走向新局面,隨著美中衝突的態勢鮮明,台灣問題逐漸成為全球關注焦點;對此,台灣是最瞭解中國的國家,更能直接提供日美盟友訊息,加上軍事與科技戰略重要性,都顯現台灣地位的重要性。因此台灣應該把握歷史的機遇,審時度勢地運用「地緣價值」、「科技價值」及「民主價值」等三大優勢,積極與日美緊密的鏈結,並突出在印太地區的價值與關鍵作用,俾能有效開展與日美的區域經濟整合(有如美國重返CPTPP後日美聯手主導台灣加入、台美TIFA及日台FTA的洽簽),並擴大日美台的科技產業、海上安全及民主法治等多面向的交流合作,冀能建構堅實的日美台外交及經濟安保防線,共同反制中國霸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