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院士武向平 10 月 31 日在世界頂尖科學家少年英才交流對話會上表示,將推進啟動建設另外 5 台 500 米口徑射電望遠鏡 (簡稱天眼或FAST),組成一個巨大陣列,稱這將領先世界 50 年,並說貴州天眼在過去兩年內取得了非常重大的發現,提升了中國射電天文的地位,目前沒有任何國家可以比,還能建更大的天眼望遠鏡。
於 2016 年在中國貴州落成的天眼,是目前全世界最大且最靈敏的單口徑望遠鏡,面積有 30 個足球場大,為中國 9 大基礎建設之一,其中一個項目標為搜索外星文明,中國稱,如今貴州天眼已不再限於中國國內使用,而是開放給全世界科學家。
當前熱搜:批藍白兒虐修法過於籠統 郭昱晴喊話:應正視剴剴案反映制度崩壞
中國天眼在計畫階段時,科學家霍金就對此表示反對,他認為如此大規模的儀器,將使地球更容易被外星人發現,到時恐怕會帶來一場浩劫。
不過中國仍在 2020 年 9 月啟動「尋找外星人」計畫,並在同年於科學期刊《自然》上發表觀測到的兩個重要成果,一是快速電波爆發的偏振多樣性,揭示它來源於致密天體的磁層,而不是激波,二是證明磁星產生 FRB 的具體過程十分特殊,並不是所有高能活動都導致 FRB 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