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王寶兒台北8日電)2021年台北時裝週SS22相關活動陸續展開,由時尚媒體人盧淑芬策畫的特展「時裝時代.時代時裝」正在展出,自1950年代細說台灣至今時裝史變化,見證時代於時裝變化的軌跡。
盧淑芬日前在特展開幕時表示,對這次展覽,心中有許多感觸,「可以說台灣時裝產業的近代發展,是許多人的支持奉獻和熱切、熱心所撐起的。」
文化部次長李連權當時也說,透過該展,更可看到台灣時尚產業從代工王國到現在已是設計師品牌百花齊放,紡織技術獨步全球。他形容,台灣在全球時裝週是「最資深的新人」,要對自己更有信心。
文化部的資料指出,台灣紡織業於50年代的盛興,打下了重要經濟基石,讓台灣布料外銷國際,創造驚人外匯,緊接著是布料品牌太子龍敲下60年代「自創品牌」的響鐘,而台灣第一代時裝設計師嶄露頭角的80年代,也見證作為消費文化代表的百貨興衰。
展場精緻復刻時代場景,如紡織廠、中興百貨、衣蝶百貨等,也陳列著許多珍貴的台灣設計師服裝,包含溫慶珠、潘黛麗、洪麗芬、康嘉偉、林國基等近40多名的服裝作品。盧淑芬透露,其中許多都是同行和熱愛時尚的藏家為此次展覽義無反顧地借出。
展覽以1950年至1970年、1985年至2008年、1995年至2003年、2003年至2008年、2009年至2017年及2018年至今,分為6個展區,梳理台灣超過半世紀的時代脈絡,讓人看見服裝其實也正代表歷史一刻。
文化部表示,時尚定義隨著時代關注的議題改變,現今的主流思想鼓勵人們擁抱自己的出身和文化,時裝也強調越在地越時尚的本土設計,出現許多跨域合作的時裝作品。從2018年開始,由文化部支持舉辦的台北時裝週,將持續帶領台灣時裝走向以文化塑造獨特語言的新階段。
「時裝時代.時代時裝」即日起至10月11日在松山文創園區2樓多功能展演廳展出。(編輯:陳政偉)11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