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年積極擴軍,不斷增加對台軍事威脅,不時在台灣周遭發動軍演並頻繁派出軍機、軍艦擾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多次宣稱「絕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進犯台灣,企圖以暴力逼迫台灣接受中國併吞。而美國和中國的關係在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上任後正處於動盪時刻,貿易戰早已開打。華盛頓郵報報導指稱,川普的交易風格讓許多台灣人感到不安,擔憂這會變相鼓勵習近平實現控制台灣的野心。
川普上任後談論土地交易就像從前身為地產大亨的他在談生意經,他聲稱希望買下格陵蘭(Greenland)且不排除動武占領可能性,並宣稱可能使用「經濟力量」讓加拿大成為美國第51州,還揚言美國將接管加薩走廊(Gaza Strip)。他的特使也在試圖與俄羅斯達成協議,最後可能會迫使烏克蘭放棄部分領土。這種交易做法讓許多台灣人感到不安,擔憂這會變相鼓勵習近平推動兩岸統一計畫。有些人擔憂川普和習近平甚至可能將台灣作為貿易協議的籌碼。
華府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ion)資深研究員何瑞恩(Ryan Hass)示警,川普的言論正在協助中國在台灣方面發揮作用。川普每次的言論都在降低不得以武力或脅迫重新劃定領土邊界的原則,北京的宣傳人員很可能正在互相擊掌慶祝。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助研究員顏維婷直言,如果美國以軍力威脅其他國家,那麼「我們有何道德依據可說中國不會犯台呢?」
報導提到,川普的作風帶來新的不確定性,他批評台灣的國防經費不足、「偷走」美國晶片生意等,但也讓台灣有理由樂觀。川普任命多位力挺台灣的對中鷹派人士擔任要職,包括美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和國家安全顧問瓦爾茲(Michael Waltz)。盧比歐早已正面地談論台灣,美國國務院官網上週還刪除「不支持台獨」文字。美國前國防官員艾利森(Graham Allison)表示,川普和習近平似乎都願意上談判桌互相「做生意」,而這生意對台灣來說可能會有代價。
鑒於烏克蘭近期局勢發展,達成某種涉台重大交易的前景變得更加緊迫。川普政府本週與俄羅斯就終結烏俄戰爭展開會談,但烏克蘭官員並未出席。許多人將兩岸關係相提並論,認為這是惡兆。華府智庫「史汀生研究中心」(Stimson Center)中國計畫主任孫韻(Yun Sun)分析,中方將視此為美國「出賣」烏克蘭有關烏克蘭的談判會強化中方信念,認為如果強國決意入侵小國,最終將能逃過懲罰。華郵指出,如今的華府唯一重視的是利益,而不是價值觀。
賴清德上週就台美關係、半導體產業發展以及兩岸關係3大面向提出國家策略方案,盡力讓川普相信美台利益重疊。他在國安高層會議後的記者會上強調:「面對川普政府各項新政策,我們將秉持互惠雙贏的精神,與美國政府保持緊密溝通與協商,讓美方的新政府團隊更完整瞭解,台灣是美國重建製造業及鞏固高科技領導地位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夥伴,台美合作將創造共同的雙贏。」華郵引述一位知悉磋商情況的台灣不具名官員說法形容,這項策略是給川普的「禮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