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民團發動罷免遍地烽火,其中針對國民黨立委徐巧芯的罷免,則是由聯電創辦人曹興誠擔任領銜人,《印太戰略智庫》執行長矢板明夫日前邀請曹興誠與徐巧芯面對面辯論,曹興誠已經同意參加,而近日《印太戰略智庫》已把邀請函直送立法院予徐巧芯,但徐巧芯對此回應,無論以前或以後都不會參加矢板明夫的節目。

日本職人具有「一生懸命」精神,巧芯卻有「半生懸命」的堅持,此次如果習慣「人前撂話、陣前落跑」,將有損其藍營女悍將威名。

 

   因「論戰」是從政的基本能力!「政策辯論」對巧芯和曹董的政治聲量都有助益。昔日哲學界也曾有一場大論戰,為哈伯瑪斯(J. Habermas)「現代性哲學論辯」與李歐塔(J.-F. Lyotard)「後現代知識論述」進行論辯論戰,其目標是聚焦現代性與後現代的爭論,當時還是小咖的李歐塔也因和哲學大師哈伯瑪斯挑戰,贏得哲學界的知名度和聲量。

 

   此次台灣大罷免行動,停留在情緒性隔空喊話,很難讓選民看到這次大罷免的核心本質。如果曹董和巧芯雙方在公開的場合,面對面把各自主張做完整的論述。同時,也就對方的主張提出質疑和反駁,而這場辯論,也是為選民提供是否要參與這場大罷免的建設性判斷材料,將有助於讓台灣民主發展更加理性客觀。

 

  至於巧芯推託論辯邀約之詞「先交代私德爭議」,一碼歸一碼,完全不成理由,拒絕不參加只讓巧芯少了更上層樓的實戰經驗,也會被全民認證怯戰的事實。

文.張天泰  (政治工作者、教育博士)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