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日媒《日經新聞》本(2)月 17 日的報導,日本法務省將修改相關省令,自今(2025)年 5 月 26 日起允許在戶籍的國籍欄中標示地區名,在實質上為台灣人在國籍欄登記「台灣」提供了彈性空間。在這之前,該欄位原則上僅允許登記國名,而出身自台灣的人只能登記為「中國」。這次修法考量不同地區出身者的身份認同,未來旅日台灣人的官方證件上將可完全擺脫「中國」籍。
根據日本現行制度,外籍人士與日本人結婚,並無法因此取得日本戶籍。日本僅為日本人設立戶籍,並在婚姻資訊欄中記載外籍配偶的姓名及國籍。外籍人士若歸化或被日本人收養,則可建立戶籍,並在其戶籍中記載原國籍。

配合戶籍系統更新一併修改
未來,日本法務省將把戶籍中外籍人士的「國籍」欄位更改為「國籍・地區」,這將配合 5 月起在戶籍系統中新增日文姓名讀音(以片假名標示)的大規模更新一同實施。
《日經新聞》在報導中指出,關於日本戶籍中的「台灣」標示問題,是根據日本在 1972 年與中華民國斷交之前法務省在 1964 年所發布的公告中,規定將「中華民國國籍登記為『中國』」。
據日本法務省表示,當時因日本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尚未建交,如何在戶籍上登記其出身地便成了問題。
ROC(中華民國)、PRC(中華人民共和國) 皆是中國
由於當時日本未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一個國家,因此無法將其登記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同時又認為登記為「中華民國」也不妥,推測是因此才將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統一標示為「中國」。
在省令修改後,已被登記為「中國」國籍但希望更改為「台灣」的人,將可申請變更。根據台灣內政部統計,每年約有 800 至 1,000 名台灣人與日本人結婚。
對於戶籍中將台灣與中國統一登記為「中國」一事,有台灣出身者提出希望保留身份認同,要求允許登記為「台灣」。有觀點認為,這與國際社會普遍將台灣認知為「地區」的現狀不符。
目前,日本發給旅居一定期間的外籍人士的住民票(用於確認現住所的證件,有點類似戶口名簿)及在留卡(居留證),已允許在出身地欄位中登記地區名稱。此次修改將統一戶籍與這些公務文件的登記方式。
住民票自 2012 年起開始發放給外籍人士,上面便已設有「國籍・地區」欄位。由出入國在留管理廳管轄的在留卡制度也在同年實施,卡片上也允許登記地區名。此前的「外國人登錄證」則是登記為「中國」。

日本法務省此次亦將把過去以特例允許的「巴勒斯坦」標示,正式納入省令中;而對於北韓,將不在省令中提及,並繼續沿用「朝鮮」的標示方式。
外交部:感謝各界努力保障旅日僑民權益
根據《中央社》報導,台灣外交部在 17 日下午回應《中央社》提問指出,外交部長林佳龍特別感謝日本各界長期以來對旅日台灣人所持證件的國籍標示問題所作的各項努力。
外交部相信未來透過日本戶籍謄本的正確標示,將能夠進一步保障旅日僑民應有的權益。
外交部也說,對相關情形均有掌握;這是繼日本政府於 2012 年修訂旅日台灣人所持「在留卡」(居留證)國籍欄可登記為「台灣」後,為進一步修正戶籍謄本對台灣國籍的錯誤標示。
外交部強調,戶籍謄本的國籍欄得以標示台灣,是經日本國會跨黨派友台議員聯盟「日華議員懇談會」長年在國會為台發聲,以及旅日僑民不斷向日本政府爭取維護自身權益,終於獲得日本法務省重視與積極回應。
延伸閱讀:台灣總統就職 日本友台議員觀禮歷年最大規模 中國戰狼再度恐嚇:日人將被帶入火坑
謝長廷:日本國會議員與駐外人員低調努力的成果
前駐日代表、現總統府資政謝長廷同日也在臉書上透露本案其中秘辛,他表示為了能在日本戶籍中登記為「台灣」籍,背後有日本國會議員與駐外人員長期以來,低調且鍥而不捨的努力。
謝長廷在文中提到:「因為只有日本人能擁有日本戶籍,和日本人結婚的外國人,只能登載為配偶,而配偶雖有國籍欄可以記載,但日本不*認中華民國,所以依法務省解釋,台灣人也必須記載國籍為「中國」,台灣人只能含淚照辦。」
而在他 8 年多前就任駐日大使時,就有不少台灣人曾向他訴苦,希望能比照「在留卡」的做法,有「國籍地區欄」,讓不願寫中國的人,可以寫台灣。
不過因為日本戶籍格式是依戶籍法的規定,所以必須先修改戶籍法才能更改,但若因為這個理由要求日本國會修法,勢必會招致中國反彈和親中派議員的扺制。
當時有一位擔任日本參議員的台灣女婿告訴謝長廷,日本戶籍法為了姓名讀音的問題,將在幾年後修法,他願意隨時留意動態,全力配合,並將結合更多議員支持,希望台灣方面保持低調。
謝長廷在文中指出台灣人被登記為「中國」籍,是因為「1972 年日本和中華民國斷交,並搶先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共)建交,當時田中角榮風光一時,因為事先沒有充分的考量和配套,留下很多後遺症」,他批評說:「那個風光是建立在台灣人的辛酸和委曲上面,國籍的記載,就是典型例子。」
中國:日本應恪守(我們已經忘記內容的)四個政治文件 別搞小動作
在日媒報導後,果不其然引來了中國的反彈,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在同日的記者會上,延續了中國一貫的做法,再次替台灣人決定認同。郭嘉昆說:「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兩岸同胞都是中國人。」
並表示「台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不容任何外部勢力干涉。日本曾對台灣進行侵略和殖民統治,對中國人民負有嚴重歷史罪責,更應該謹言慎行。我們敦促日方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日四個政治文件精神,不要在台灣問題上搞小動作,不要發出矛盾和錯誤的信號」。

中國方面提到的四個政治文件包含 1972 年日中兩國建交時的《日中聯合聲明》、1978 年《友好和平條約》、1998 年《日中聯合宣言》和 2008 年的《戰略互惠關係聯合聲明》。中國經常對日本提到這四份文件,但回顧內容,可以發現當今中國顯然早已忘了其中寫了什麼。
在 1972 年的《聯合聲明》中,對於中國稱台灣是其不可分割的領土,日本政府僅表示「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國的立場(以下文件皆維持此立場);1978 年《友好和平條約》寫道「任何一方都不應在亞洲和太平洋地區或其他任何地區謀求霸權,並反對任何其他國家或國家集團建立這種霸權的努力」;1998 年《聯合宣言》提到「雙方重申不在亞洲地區謀求霸權,不行使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主張以和平手段解決一切糾紛」;2008 年承繼了以上立場。
儘管謝長廷指出的原因與前述《日經新聞》有些出入,但日本戶籍這一改變,代表擁有「台灣」認同的旅日台灣人,可以在日本官方證件上完全擺脫「中國」的陰影,無論是「中華民國」或「中華人民共和國」。
作者:陳怡菱,報呱副主編
延伸閱讀:
版本比較 2025年版美國國務院官網刪除「不支持台獨」
川普石破茂會談後聲明 致力開創美日新黃金時代
參考新聞連結:
2025/02/17 日経 戸籍の国籍欄「台湾」表記を可能
2025/02/17 中央社 日本戶籍國籍欄可登記台灣 林佳龍感謝保障僑民權利
2025/02/17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