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社群媒體已成為人們獲取資訊的主要管道之一。然而假訊息的氾濫卻日益嚴重,對民主發展構成了嚴峻的挑戰。人工智慧(AI)的快速發展更使得假訊息的傳播如虎添翼,加劇了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假訊息是指有意散播的虛假或誤導性資訊,其目的往往是為了影響輿論、操縱選舉,甚至煽動社會對立。

假訊息的傳播速度極快,且容易在社群媒體上形成病毒式傳播,短時間內就能觸及大量受眾。假訊息對民主的危害不容小覷。它不僅會誤導民眾,使其對事實產生錯誤認知,還可能導致社會分裂、政治極端化,甚至引發社會動盪。更令人擔憂的是假訊息往往會利用人們的情緒,煽動仇恨、恐懼等負面情緒,進而影響人們的判斷力,使其做出非理性的決策。

AI技術的發展為假訊息的製造和傳播提供了新的工具。AI可以生成逼真的假影片、假照片,甚至假新聞報導,使得假訊息更具迷惑性。同時AI還可以分析用戶的興趣和行為模式,有針對性地推送假訊息,提高其傳播效率。此外AI還可以創建大量的假帳號,用於散播假訊息、操縱輿論。這些假帳號往往具有高度的迷惑性,讓人難以分辨真假。

面對假訊息的威脅,我們需要採取多方面的應對措施。政府應加強立法,對製造和傳播假訊息的行為進行懲處。同時還應加強對社群媒體平台的監管,要求其履行內容審核的責任。

媒體應加強事實查核,及時揭露假訊息,並提高公眾的媒體素養,使其具備辨別真假資訊的能力。科技公司應開發更有效的技術,用於檢測和過濾假訊息,並加強對AI技術的應用管理,防止其被用於惡意目的。

假訊息的氾濫已成為全球性的問題,對民主發展構成了嚴峻的挑戰。我們需要共同努力,採取多方面的應對措施,才能有效遏制假訊息的傳播,維護社會的健康發展。

楊聰榮(中台灣教授協會理事長,任教於台灣師範大學)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
請繼續下滑閱讀:我們需要更多的李喬站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