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爆炸時代,社會亂象也多,如何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成為現代人每天必修的課題,新頭殼特別與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合作,推出三個專欄,由臨床心理師們執筆,為讀者們提供一塊心靈沉澱的園地,三個專欄刊出的時間分別為: 《愛情紅綠燈》: 每月 3, 13, 23 日刊出 《親情芬多精》: 每月 6, 16, 26 日刊出 《職場多巴胺》: 每月 9, 19, 29 日刊出
每年求職者數量通常會在六、七月時達到高峰,七、八月時會逐漸下降,但今年卻發現,即使已經過了八月,求職者人數仍未下降,原因可能與疫情有關。有些公司因為疫情暫緩人事的新增與異動,使得新鮮人求職的歷程變長,想轉職的員工又因疫情又不敢輕易轉職,但隨著最近疫情逐漸趨緩,許多公司紛紛開出職缺,騎驢找馬的員工也開始投遞履歷,使得就業市場上求職人數居高不下。
根據104人力銀行於今年的調查問卷顯示,眾多求職者想離職的原因主要為以下三種:有51%的員工表示疫情讓我重新審視想要的生活和工作;21.%的人表示是因疫情讓收入不穩定,故想轉換跑道;另有19.2%的人則表示因公司在防疫安全措施上的不當與慢半拍,而想要轉職。從上述的調查發現,除了因經濟及防疫安全的因素外,居然有一半以上的人是因為在疫情期間發現現在的工作與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樣子,進而尋求轉職的可能。推估可能是因疫情改為居家辦公的形式,或是整體工作量有減少,而讓人們有機會能夠審視自己的工作狀態與環境,進而萌生出想轉職的念頭。
不論你是否是因為上述的原因要轉職,抑或只是想轉換跑道或者是人生規劃等等,在求職前仍有幾點須注意的事項:
1.了解自己的職業性向:常聽到求職者說,希望能做自己有興趣的工作,但每個人的個性與優劣勢都不同,因此在決定職業之前,可以先了解自己的興趣以及擅長的方向與能力,可以做一些職業性向測驗或是與專業人員談談,方能知道自己在未來的職涯中可能會面臨的困難會有那些,評估自己可能需要哪些協助與能力的提升。
2.了解未來職業的路徑:確立了自己想做的職業後,就可以開始著手了解職業的發展路徑,例如在網路上尋找相關的資源,或是先去進修課程,認識相關的從業人員,以能在投入前先了解職業生態,是否與自己的期待相符。
3.審視目前遇到的困境:除了上述所提的轉職原因外,也很常聽到與同事人際間的相處或是主管的領導方式有關。故不論是工作環境或是人事問題,都有可能在轉職後,仍舊會遇到相同的問題,而又萌生想離職的念頭,因此在離職前認真的審視目前遇到的困境,並且發展出相關因應的能力與策略,才不會在轉職後,遇到同樣的問題時,又會想要再離開,周而復始,形成工作不穩定的惡性循環。
關於職涯方面的問題,也可與心理專業人員進行討論,進而釐清自己的職涯與職業性向,協助您做出職涯決策。
文:沈晏羽 臨床心理師/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全觀心理健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