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爆炸時代,社會亂象也多,如何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成為現代人每天必修的課題,新頭殼特別與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合作,推出三個專欄,由臨床心理師們執筆,為讀者們提供一塊心靈沉澱的園地,三個專欄刊出的時間分別為: 《愛情紅綠燈》: 每月 3, 13, 23 日刊出 《親情芬多精》: 每月 6, 16, 26 日刊出 《職場多巴胺》: 每月 9, 19, 29 日刊出

還記得自己在大學有一段時間,同時擔任某單位的志工和計時人員,當時有個有趣的現象:每當在做志工時,總是做得比任何人都起勁,甚至不會在意耗費多少時間、心力,也會把需要幫忙的事務做好;但當要開始計算時間時,明明是相同的工作,就變得很緊張,甚至有時會「有意識地」不去登記起訖時間,讓工作變成了義務的性質。那個時候,雖然發現有這樣的狀況,卻沒有深入去澄清到底行為底下是什麼樣子的運作。

物換星移,轉眼過了十數年,有次在服務來談者時,聽到了對方在敘述自己「在工作上的拖延」--明明都是自己在私下做得很順暢的事,但被交付任務時就開始覺得有壓力,變得遲遲不願動手、即使完成了也會不停地擔憂成品;和來談者討論到某個段落,突然有所感慨:「完美這件事真的好難!」看著來談者點頭如搗蒜,我瞬間也得到了共感。

很多時候,我們總希望自己在別人眼中是「有價值的」,私底下或義務性地執行一件事時即使失利、即使有瑕疵,雖然沮喪,但似乎沒有那麼大的勝敗感。然而,當事情被攤平到一個工作場景時,似乎「價值」帶來的壓力就壟罩上來了,宛若沒有達成他人期待的我們,就是個「徹頭徹尾的失敗者」;於是,「逃避/拖延」似乎就成了最能有效不必看見自己不完美的方法。

然而,我們思考了許多「不完美的後果」,但什麼是「不完美的功能」呢?你可能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一件看似不理想的表現,如果今天跟當事人討論過程當中自己的疏失,和請他先敘述這個過程中自己做得還不錯的地方後,再討論可改善之處,兩個討論會進入完全不一樣的方向,前者雖然直接聚焦在事情的癥結點,後者卻往往能帶來更多向前的動力。

不完美,究竟該帶給人們的是看著一處污漬對自己能力進行否定,還是讓我們看到污漬外更大可以開拓的空白呢?

前一段時間看了網路上的一篇文章,內容大致上在敘述「不認錯底下的心理需求」,裡面提到:「人生該自我負責,而非過度苛責」。是啊--承認自己的不完美非常痛苦,但請不要忽略伴隨在不完美旁邊的那些我們過去的付出、現在的承擔,帶著這些資源讓我們更踏實地面對真實、面對限制,也面對那個越來越勇於和自己同在的自己。

作者:趙奕霽臨床心理師/馬大元診所

(本專欄由新頭殼與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