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曾經說:「速度決定一切,這個世界不再是大的打敗小的,是快的打敗慢的。」

柯文哲也確實遵照這樣的說法,從去年的總統大選,他就每天早上快別人一步放話,奪取話語權。這次的防疫,他也不例外。當疫情開始延燒,他就早別人一步丟出來說要封城;當疫情趨緩,他就早別人一步說要「微解封」。

但是,如果都花心思在「快」,在媒體操作,就會忽略「慢」的一塊。慢下來,我們才有機會整理脈絡,才有機會沈澱,才有機會找到那個「不願意交換」的「核心價值」。柯文哲長期花心思在操作「快」,卻沒有「慢下來」,去找到自己從政真正持守的價值。

反過來看,當疫情爆發,各界責難蔡英文時,她並沒有因此選擇不斷放話、打口水戰,而是花心力去把短期難以爭取到的疫苗爭取到手,才有日本124萬劑AZ、美國250萬劑莫德納的成績。雖然在輿論上還是居於弱勢,但是大家都能看到,這真的不是容易的事情,而且蔡英文真的花心力去做了。

在2018年初時,蔡英文曾要求柯文必須對「台灣價值」再一次確認。但柯文哲只是反過來回問「我也很想知道她的台灣價值是什麼」,迴避了這個問題。2019年年中時,面對柯文哲對台灣價值的質疑,蔡英文回應「其實已經展現在很多不同的政策與事務的處理,是在實踐自己的台灣價值」,意指從政策中,可以看見一脈相承,堅持台灣主體性、讓台灣能永續發展的理念。但柯文哲看不懂,反譏「難道一例一休、年金改革、卡管、北農事件就是蔡英文的台灣價值嗎?」蔡英文後續則更清楚解釋,台灣價值的核心就是「我們的主權、安全及民主自由生活方式」要繼續維持。

從蔡英文跟柯文哲的論戰中,可以看見柯文哲一直以戲謔、反譏的方式面對別人對他核心價值的質疑,更不理解政策中如何彰顯政治人物所持守的理念。在一次又一次的論戰中,他或許佔上了上風;但在毫無持守價值之下,他近年說出的話開始自我矛盾,反而造成「昨天的柯文哲打臉今天的柯文哲」的奇怪現象。

從短期賽局來看,「快」確實容易打敗「慢」。但是從長期賽局來看,「慢慢來」,有時候真的「比較快」。而柯文哲,短期確實會因為「快」而容易取得輿論上的優勢,但長期而言,他沒有「慢下來」花心力做事,最終的代價不只是柯文哲的仕途,還有台北市民的福祉。

文/雨蒼(自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