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網路流傳一份新聞稿,指前衛生署長楊志良發起「熄燈一分鐘」活動,「號召」民眾在6月6日晚間8時關閉電燈1分鐘,要「喚醒陳時中、大家救台灣」。到了6月6日晚間8點,有多少人響應這個活動「號召」?不知道!筆者沒有!搜尋網路媒體報導,僅有國民黨主席江啟臣於臉書專頁PO出照片,表示以無聲的抗議,向蔡政府發出「挺醫護要疫苗」信號。
另一場由前新聞局長鍾琴、國民黨立委鄭正鈐發起「小英給我疫苗,快閃總統府」活動,繞行總統府,按喇叭10秒表達訴求。從6月3日進行到6月11日結束。是不是有用?不知道!筆者沒經過府前!搜尋網路媒體報導,據稱首日「參與活動的車輛眾多,現場車水馬龍,喇叭聲震耳欲聾」,但之後人數斷崖式銳減,訊息全被「撞傷基層員警」的負面聲量掩沒。
上述兩場活動可藉由台北市長柯文哲的話--「有這種在野黨,難怪執政黨這麼囂張」,作為註解。
第一個「熄燈」活動,6月3日出現在Line群組和臉書個人「轉貼」(注意是「轉貼」,而不是「分享」),發起人楊志良個人臉書並沒有這則活動訊息,媒體所稱的共同發起人蘭萱、鄭麗文的臉書或粉專也查不到這則訊息,這是敗筆一。僅有3天的運作時間,且沒有說明如何串聯展現力量,這是敗筆二。活動時間僅短短1分鐘,而僅「良心」式在自家關閉電燈,連左鄰右舍都不會知道你在做什麼,這是敗筆三。這無法「喚醒」任何人,只是自我催眠、活在自己的小宇宙。
第二個「快閃」活動,如果照媒體報導首日的確有聚集效果,但「每天」的這個想法造成後繼乏力,成了第一個敗筆。如果造成交通擁擠的狀態是活動想呈現的效果之一,選在「三級警戒」多數人減少外出的日子,畫面空空蕩蕩,成了第二個敗筆。噪音干擾不僅影響到總統府,相距不遠的台大醫院同樣遭受影響,在過去的抗爭史中屢被提及,卻仍選擇這樣的方式,成了第三個敗筆。撞傷執法基層員警,讓對手有反操作空間,成了第四個敗筆。
這些由「個人」發起的行動,因為身份背景和政治立場,最後總帳都得算在國民黨的身上。其實,在野黨監督政府,運用衝突手段凸顯議題,吸引民眾支持,天經地義。但搞出這樣不倫不類、沒有力量、無效傳播的活動,甚至讓人倒打一耙,這就是「失格」的在野黨。
修法「預算法第62條之1」,要求政府各機關、公營事業及政府捐助財團法人或轉投資事業,編列預算於平面、廣播網路社群及電視媒體辦理業務宣導,應明確標示為廣告且揭示辦理或贊助機關,不得置入性行銷,以維護行政中立、新聞自由及人民權益。然後呢?事實上人家操作的細膩,根本不在乎你的修法。成天說人家1450、網軍、側翼、哏圖如何如何,說難聽些,就像考試open book,你還不知去那裡找答案;人家做足了示範,你連「抄」都不會。
在管人家做了什麼之前,先看看自己做了什麼?前幾天經常有延時強降雨導致部份地區淹水,台南左鎮發生道路坍方、溪水沒過橋樑而需「封橋」,而且一口氣就封了5座。6月21日,《新頭殼》報導:「大雨『封橋』!台南左鎮路坍、樹倒、橋沒 多座橋梁封閉暫停通行」,這遠在台南的事,台北的新聞媒體怎麼會知道?靠得當然是無遠弗屆的網路力量!而這難道不是「監督」政府的好時機?左鎮區沒有一位在野黨的民代?沒有任何一位在野黨人士有意挑戰現任議員?立委?平時不「經營」,選舉時為什麼要投你一票?請問你做了什麼?你做過什麼?
辦活動、新聞刊載當然要思考其效益問題,什麼樣的活動可以獲得多數人響應?什麼樣的新聞題材會被主流媒體選用刊載?這都要想過。花心思做哏圖當然是方法之一,但為什麼要做哏圖?因為受眾受限於頻寬或閱讀時間,多半看到「落落長」的文字就會跳開,這道理說破不值一分錢,但就是思考你的目標群會是誰?誰會對你的PO文、照片有興趣?這是各取所需的事,但就是要先思考想過。
「思考」只是第一關,如果國民黨沒辦法學會、沒辦法從上到下學會如何思考經營活動、新聞曝光,那如何侈言再起振興?當然應了柯文哲「有這種在野黨,難怪執政黨這麼囂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