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起將擴大開放第七類優先名單、65歲以上長者施打,以mRNA信使核醣核酸技術製造而成的莫德納疫苗。皮膚科醫師蔡長祐今(23)日提醒,接種mRNA疫苗7到8天後,若手臂呈現腫包又熱又癢的「新冠手臂」,算常見情形,但若冒「紅疹、蕁麻疹、臉唇腫脹或有灼熱感」,則務必儘速就醫。

蔡長祐指出,接種不同的疫苗技術,所出現的各種皮膚反應的比例也可能隨之不同,打完針後當天或隔天手臂出現紅腫、疼痛、壓痛的情況就是「局部注射反應」,其中以壓痛症狀最多,大多在接種1到2天後消失;另有少數對疫苗過敏者,會出現如皮膚紅疹,灼熱感或臉部、嘴唇腫脹。

根據美國皮膚科醫學期刊(JAAD)今年4月發表一篇414人施打mRNA疫苗後皮膚出現紅疹的案例分析,其中最常見的5種紅疹分別為:延遲型大型局部反應、局部注射處反應、蕁麻疹、麻疹樣紅疹、肢端紅痛症等。

蔡長祐指出,「延遲型大型局部反應」又稱為「新冠手臂」,症狀為接種疫苗7到8天後手臂腫一大包,又腫又熱、又痛又癢,這種情形是mRNA疫苗特有的皮膚反應,大部分的人會在4天左右消退,目前推測可能是對疫苗中的賦形劑過敏。

而在接受第二劑疫苗注射後,蔡長裕指出,「延遲型大型局部反應」還是有可能再度出現,但出現的時間較快,消退的時間也較快。而會出現上述的皮膚反應,主要是以女性為主(約85到90%),以及接受莫德納疫苗的人居多(約占92到94%),須注意的是,出現這種情形並非代表不適合再打第二劑疫苗,仍然可以接種。

蔡長祐提醒,亞洲人對施打疫苗後的反應比例或許會和國外研究有所不同,但數據仍值得參考,疫苗施打後常見的皮膚局部反應,如紅、腫、疼痛、壓痛等,大約注射數天後會消失,但若持續紅腫疼痛,並出現皮膚紅疹,灼熱感,臉部及嘴唇腫脹,甚至蕁麻疹等情形時,請儘速就醫診斷治療。

注射疫苗後皮膚紅腫過敏反應。   圖:書田診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