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四方安全對話」(Quad)的美國、日本、印度、澳洲成員國加上法國等5國,甫於今年4月5日至7日在孟加拉灣進行了聯合軍演後;隨即美、日、法、澳等4國,又於5月11至17日在日本長崎佐世保市相浦駐地、橫跨宮崎及鹿兒島霧島演習場,舉行代號「ARC21」陸海空聯合軍演。檢視此次演練項目包括島嶼防禦登陸演習、城市巷戰訓練、防空及反潛戰訓練等課目,以提高島嶼的防禦戰略戰術技能。眾所皆知,「ARC21」軍演主要在聯合多國反制中國霸權在印太區域的擴張威脅,然究其戰略意涵,乃為「項莊舞劍,意在沛公」之造形作勢,藉由日本島嶼防禦登島之演練,影射以「臺灣有事」為想定,完敗中國「反介入/區域拒止」之企圖,確保臺灣這個亞太戰略的關鍵節點。
軍演彰顯法日的戰略意圖
此次「ARC21」軍演最特別之處在於法國與日本並無結盟關係,卻同場參與此次聯合軍演,顯示法國在世界格局演變之際,意識到印太區域的重要性,尤其印證了法國總統馬克宏於2018年提出的以「巴黎─新德里─坎培拉」為軸心之法國版「印太戰略」,也藉由連續參加兩次印太同盟軍演,展現自己在印太區域的角色和地位,而往年日本在東海的演習都是以釣魚台為想定實施奪島演練,但本次的演習戰術想定似乎已經超越過去的範圍,因為釣魚台上既無機場,也無城市,演練城市巷戰的用意為何?日本及中國軍事專家不約而同的表示,此舉係針對中國侵犯臺灣之後,美、日,甚至澳洲有可能派兵協助臺灣抵抗中國的侵略。
日本將直接介入臺灣有事
上述演習重點在於日本自1960年代起在「美日安保條約」的架構下,對臺海態度態度相當模糊,只定義在戰火波及日本國土,威脅日本國家安全,出現「周邊有事」等情況下,得以出兵自衛,同時美國也會採取行動;然而到了2015年,「周邊有事法」修改為「重要事態影響法」,把日本自衛隊的派遣地域,從原本限定在日本周邊,擴大到全世界對日本安全有影響的事態,幾乎確認一旦臺海有事將可直接派兵介入,以維護其國家生存利益。事實上從2018年美國「印太戰略」成形之後,其所發布的「印太戰略框架」中清楚表示美國將促進臺灣發展非對稱防禦戰略和能力,以確保自身安全,免受中國武力脅迫,並強化在印太區域之軍事存在,同時制定防禦戰略保衛位處第一島鏈的國家,包含臺灣。尤其此次令人矚目的是「城市巷戰」課目之演練,在於貫徹印太戰略中保衛第一島鏈國家的任務,同時也是向中國高度表明臺海應保持和平穩定,不要試圖改變現狀,否則將引起印太同盟的關切,以及美日直接介入的局面。
全球關注臺海安全情勢
隨著日本首相菅義偉與美國總統拜登4月16日的領袖會議達成的共識,將共同致力對抗中國之挑戰,並同意臺灣海峽和平穩定的重要性,是1969年以來美日聯合聲明首次提到臺灣;5月5日,七大工業國組織(G7)與歐盟結束在倫敦的外長會議並發表公報,強調重視臺灣海峽和平穩定;5月21日,南韓總統文在寅訪問美國,與拜登總統舉行雙邊會談,雙方發表聯合聲明提到「維持臺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這是繼日本首相菅義偉之後,南韓與美方再度談論臺海議題;5月27日,歐洲聯盟與日本今天舉行視訊領袖峰會,會後歐盟發布聯合聲明,公開提及關注臺海和平與穩定重要性,這是繼美日、美韓及G7外長會議後,歐盟領袖也公開關切臺海情勢,臺海似乎已成為當前國際上關注熱度最高的地區,其和平穩定與否將牽動國際局勢。為何現今臺海安全如此受到國際高度關切,在於臺灣位處第一島鏈中央,在冷戰時期是亞太地區遏制中國的最前沿,其重要性自然不用多說,而時至今日因應美日印太戰略的地緣政治需求,臺灣的重要性又重浮檯面,所以在5月1日出刊的英國《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雜誌封面,更直指臺灣是世界上最危險的地區,當然也就驗證臺灣確是印太戰略反制中國的關鍵節點。
臺灣處於印太地緣政治的重要位置
首先,環顧整個印太區域,其地理範圍從美國西海岸延伸到印度西海岸,囊括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人口最多的民主國家和最大的穆斯林教徒聚集地,其人口占地球總人口的一半以上,除了恐怖主義、武器走私、毒品貿易等挑戰之外,印太區域還受到了中國、俄羅斯及北韓的安全威脅,而中國是最決定性的因素,其崛起過程過所帶來的安全威脅最令人憂心。臺灣是印太區域中唯一有直接敵情威脅的國家,中國認為臺灣是其固有領土、擁有主權,自始至終不肯放棄武力犯臺。再者,中國的崛起帶動軍事實力的提升,其海軍由過去的黃水海軍逐漸走向藍水海軍,且擁有全世界最大規模的海軍。但若不能併吞臺灣,其海權將永遠無法向西太平洋及印度洋擴張,所以臺灣對中國的崛起又是一個決定性的因素,顯見臺灣在印太區域的重要性遠勝他國。
臺灣是阻擋中國走出第一島鏈的關鍵要角
其次,根據中國海軍建軍規劃,在可預見的未來,中國可能在2027年內建成3個航母戰鬥群(17、18、19)及遼寧號(16)訓練航母,2035年要建立6個航母戰鬥群,最終目標將是艦程遠超越美國11艘航母的優勢戰力。從權力轉移理論來看,當新興強權之「權力」逼近支配性強權、且對國際秩序不滿意時,衝突與戰爭的機率將會上升。中國是亞太地區新興強權,而美國在該地區是支配性強權,在中國崛起過程中,兩國有很大的機率發生戰爭。但是若能將中國海軍持續圍堵在第一島鏈之內,就阻絕中國在西太平洋,甚至在全球海洋挑戰美國海權地位,其中最重要關鍵的要角當然就屬臺灣。
臺灣半導體產業具不可替代性
再者,根據5月1日出刊《經濟學人》雜誌報導,臺灣是半導體產業的心臟地帶,全球最有價值晶片製造廠臺積電生產84%最尖端晶片。一旦台積電產線中止,全球電子業也只能停擺,成本不可估量,而台積電的技術與專業領先對手大概10年,美國與中國短時間難以望其項背。因此,臺灣的半導體產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點,一旦臺灣因戰亂而導致半導體產業受創,勢必影響全球經濟發展,甚至不排出倒退10到20年。
臺灣影響日本國家生存安全
最後,日本是個島國,其經濟是完全外向型國家,高度依賴「印度洋─馬六甲─南海」的海上生命線,這就是日本對南海沒有聲索權利,卻仍然派遣軍艦到南海實施航行自由行動,而臺灣就在日本的海上生命線之關鍵點上,無法控制臺海局勢就控制不住東北亞穩定,而且一旦臺灣落入中國手中,日本將面臨「腹背受敵,進退失據」的危機;因此對日本來說,中國入侵臺灣影響的是日本的生存,更是國家的核心利益,所以在「ARC21」的軍演中,充分顯示未來若臺海爆發戰事,日本只有也只能選擇與美國直接介入一途。
臺灣要建成強大的關鍵節點力量
從上述4點論述來看,臺灣已然成為印太區域的關鍵節點,主因在於受到印太戰略的「戰略需求托舉」所造成。因為美日擔心的是臺灣一旦落入中國勢力的控制,中國海軍將可自由進出西太平洋及南海,整個印太同盟勢亦將瓦解,且因新的中國海洋強權誕生,國際及海洋秩序都將重組;相對的,中國擔心的則是臺灣越往美日勢力靠攏,將更加發揮位處第一島鏈的核心位置作用,加大扼制中國的航海運輸線安全,威脅東南沿海的安全,以及制約藍水海軍的發展。所以臺灣應該善用此一戰略機遇期,一則要加大與美日國際民主陣營實質關係,並善加利用半導體的優勢籌碼獲取國家利益;二則要與印太同盟強化合作深度,包含軍事交流、情報合作、科技經貿等積極作為,三則要藉此時機不斷強化自身軍事實力,除國防戰力整體的提升之外,還需加大「不對稱戰力」發展力度,建設與強大可恃戰力,確保臺灣的永續生存與發展。
(作者為台灣日本研究院顧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