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歲的林太太生完孩子後,總覺得自己無法勝任好媽媽的角色」、「23 歲的丁爸爸每天 接到老師打來的電話,通知小孩在學校闖禍了」、「55歲的劉奶奶常叨念孩子太愛玩手機,不喜歡讀書」,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在強調正向教養的現在,我們都知道孩子情緒健康的重要性,但有時候卻忽略了自己身為照顧者的情緒健康,因此我想趁此機會邀請大家一 起來守護照顧者的情緒健康!
許多縱貫性的發展研究均指出親職壓力與孩子未來的行為問題息息相關,根據 Neece C.L.(2012)的整理,高度的親職壓力被視為環境危險的重要變項,並且與許多不良的結果有關,像是:「家長憂鬱」、「婚姻衝突」、「生理健康較差」、「低效能的親職」以及「孩子問題行為的增加」,這些向度可以是高度親職壓力下的不良結果,也可能是造成高親職壓力的原因。 其中,當孩子發展遲緩時其親職壓力又比孩子正常發展時來得大;且家長容易感受到的「社會孤立」、「親職角色限制」及「憂鬱」也會比較明顯,因此在臨床場域中,家長們彼此之間有良好的互動及支持,父母親能有親友的理解及感受到社會的包容,都是減輕親職壓力的重 要方式。
父母親要能正視親職壓力是一件充滿挑戰的事情,除了壓力的感受很主觀以外,在執行親職角色時,童年期與自己父母的關係,以及評估自己是否能勝任父母角色,在這之中容易有困惑和自責的情緒產生。此時,父母親的自我覺察就變得很重要,家長在照顧孩子的同時,也別忘了要留時間給自己,注意自己的生理、心理、心靈狀態。
翁毓秀(2011)修訂出版的親職壓力量表簡式版中,將父母親整體親職壓力狀況分成三個部分,提供家長快速了解親子系統中的整體壓力狀況:
(1)父母困擾:父母親對自己扮演親職角色的看法與感受。
(2)親子失功能互動:父母親對親子間互動的感受與看法。
(3)困難兒童:父母親感受到的兒童困難行為。
覺察到親職角色的不容易,在這當中常感到的挫敗與自責是正常的,沒有人天生就知道如何當父母,每位家長都在成為足夠好的照顧者路上努力。本週日是一年一度的母親節,在這個節日邀請家長們將一點時間留給自己,細細品嚐在親職角色上的各種酸甜苦辣,祝大家母親節平安快樂。臨床心理師關心您的心理健康。
作者:許芳綺臨床心理師/桃園長庚兒童心智科
(本專欄由新頭殼與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共同合作)
許芳綺臨床心理師 圖:許芳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