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號台灣太魯閣408號次班車發生嚴重事故,衛福部於4月5號成立了賑災專戶接受民眾捐款,短短幾天內就匯集了11億。這11億是愛心,同時也說明了這個事件帶給台灣社會非常沈重的傷痛!針對這樣的狀況,心理師葉北辰說,這樣的事件會讓常坐大眾交通工具的人會有驚嚇感、或用非常悲憫的角度看這事件裡的受害者……「但你要做的不是可憐他們,而是要包容因為這個創傷反應,而無法繼續生活下去的人。」
葉北辰說,他有個朋友跟他說,他的女朋友在花蓮,事情發生前他就是坐那個班次的太魯閣號到花蓮去探望女友,「他有嚇到,因為差一個禮拜,就是他!」他提到,這樣的交通事故,會讓常常坐大眾交通工具的人們,受到某種程度的驚嚇,甚至有人會在近期內都不敢坐火車或大眾交通工具,但畢竟意外只是少數,因此他建議,若發生這樣的狀態,就要提醒自己,要減少收看相關的新聞訊息,另外,也不要叫自己「不要想這件事」,因為這樣反而更容易想到那件事,「你要做的是轉移注意力,去做讓你自己開心的事。」
至於很多人會認為,警消、救難人員很辛苦,認為他們一定有有PDSD創傷症候群,或者是對在事故裡的喪親者、受害者、罹難者,他們可能會怎樣怎樣的心情做過度的揣測。葉北辰說,不管你是當事人、或是你目睹者、或是你是看到新聞的人,每個人都會很揪心,心裡也會感受到傷痛,「但為什麼要把這個正常反應當成一嚴重的事?」他表示,這時候悲傷,並不是一件不對勁的事,「你不一定要趕快把這個感受消除掉!」
他表示,太魯閣號事件已發生半個多月,我們是否過度期待當事人「快速」復原?而當事人的悲傷,同情無法消弭,某個程度來說,台灣文化底蘊,仍不允許人們要感到難過、悲傷,我們可以做的第一步,正是:「鼓勵自己接受和接受別人,經歷過巨大創傷後有悲傷反應是非常正常的。」
他舉例,就好像車子開了一段時間就要換機油,遇到這樣的創傷是非常正常的,我們要學習的不是同情有這樣創傷的人,而是「允許和包容」這樣的創傷,因為這個巨大的創傷,會帶來可能無法繼續生活下去的反應,這時候,我們就要能夠包容。更進一步的是,社會可給予當事人正確的心理資源,比如至身心科尋求專業協助等。而此點,衛福部部長陳時中日前接受訪問時也曾表示,未來11億的善款將會有一區塊規劃運用在心理治療上,正是希望透過一個專業的管道,能讓經歷過這麼大傷痛的受害者,重新找回健康的心理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