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傳文章稱懲罰貓咪犯錯最有效的5種方式,包括「把痛感形成條件反射(彈鼻頭、輕拍頭頂等)」、「大聲喝斥」、「限制自由」、「利用水」、「冷淡」等,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諮詢專家後指出,此為「部份錯誤」訊息,這種處理貓犯錯的方式已過時,且恐造成反效果。

近來內容農場網站流傳一篇文章,標題為「貓咪犯錯後,以下5種懲罰方法很有效,飼主可以試試」,內容宣稱有5種有效懲罰貓咪的方式,包括:「把痛感形成條件反射(彈鼻頭、輕拍頭頂等)」、「大聲喝斥」、「限制自由(把貓關進籠子裡)」、「利用水(噴水、潑水等)」與「冷淡」。不過,事實查核中心求證專家後,發現這些方法並不合適,可能反造成貓的壓力或焦慮情緒、害怕飼主,甚至帶來反效果。

專家指出,所謂「懲罰」是用負面刺激的方式,但早期在動物訓練中就已發現用脅迫的方式效果很差,而動物的世界裡沒有是非對錯,對事物的理解和邏輯能力沒有人類好,因此,當貓做錯事就採體罰方式,可能會破壞貓對飼主的信任,造成牠們的壓力,讓牠們害怕飼主。或者牠可能會因此不相信人,當飼主的動作大一點、聲音大一點,貓就會覺得「你要攻擊我」,體罰反而會訓練貓「攻擊人類」,或是讓貓有害怕、焦慮的情緒。

獸醫師也強調,網傳文章建議的方式較為過時,目前的動物行為科學已不建議這麼做,且動物出現異常行為時,應先排除生理問題。當飼主確認過貓咪生理狀況正常,單純是行為問題,此時應該多觀察貓咪的各種狀況,試著找出貓咪異常的原因,並用引導的方式改善異常行為,例如貓咪亂叫,可能是缺乏關注或陪伴,飼主就該多花時間陪伴牠,或找獸醫師或行為學醫師,協助飼主解決問題。

專家補充,文章中提到的「冷淡」,在某些情況是可行的,例如貓咪是為了吸引注意而做出飼主不喜歡的行為,這時候飼主就可以「冷處理」,避免貓用這種方式來吸引注意。

專家表示,如果要達到教育的目的,應該從原理、原則出發,採正向引導的方式,一般建議「獎勵想要的行為、忽略不想要的行為」,飼主應建立一套原理原則,不能做的就是不能做。例如「咬人」,貓無法理解什麼時空背景可以咬、什麼時空背景不行,所以建立的原則是「不能咬人」,無論什麼情況都不行。

專家也提醒,飼養貓咪,最重要的是讓牠減輕壓力,讓生活環境符合貓,就比較不會出現異常行為,若貓咪產生異常行為,飼主也可以尋求獸醫師或動物行為專家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