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部水情吃緊,已有5個水庫有效蓄水率不到10%,而北部的翡翠水庫目前蓄水仍有74.1%,即使每日北水南送81萬噸,3個月內仍用水充足。而翡翠水庫能有如此高的蓄水量,除了因位置得天獨厚,能接收冬雨外,更關鍵的原因是水庫建造主導者前交通部長馬鎮方當年力排眾議、堅決不開發觀光的決定。

馬鎮方曾在台北市政府擔任秘書長長達11年,歷經5任市長,由於當時並無副市長職務,馬鎮方就相當於主要決策的文官,已高齡97歲的他日前接受《搶救遷台歷史記憶庫》採訪時表示,擔任台北市政府秘書長時,最大挑戰就是興建翡翠水庫。

翡翠水庫的開發在1979年1月經行政院核定後,同年5月由北市政府成立翡翠水庫建設委員會負責計畫推動,並由台灣電力公司、榮工處等廠商合力規劃、設計、施工,於1986年3月完工。馬鎮方表示,因當時台灣觀光事業正蓬勃發展,建設委員會大部份委員也都建議,應該要利用水庫來發展觀光業,但他直言「這水庫供給600萬人,是大台北地區民眾的命脈,不能有任何污染」,當場否決提案。

現今許多水庫因開發成觀光區,導致淤積嚴重,更直接影響蓄水量,而馬鎮方的決議,讓翡翠水庫成為全台唯一水源特定區,所有觀光、開發一律禁止,甚至是環湖道路、交通船也都禁止,把污染降到最低,淤積量僅佔水庫總容量0.1%是全台最低,水土保持佳、蓄水量高,不僅大台北地區用水無虞,還可支援其他地區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