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有兩個鄭重聲明,第一,本魯從不接受置入性行銷,任何與台灣庶民史有關的文學或戲劇作品,就是具名推薦。所有文章也只收《新頭殼》發的制式稿費,絕不多收其他酬謝或招待。其次,拙作絕非劇透,僅探討真實的台灣庶民史,至於劇情如何發展,還請鄉民收看正版。

公視旗艦影集《天橋上的魔術師》,劇情越來越魔幻。小不點的同班同學、中華商場鄰居兼死黨阿蓋(羅謙紹),時常一起鬼混。蓋爸(温吉興)與蓋媽(黃舒湄)都是小兒麻痺的客家人,蓋爸在商場經營鎖匙店,蓋媽在店裡兼營牛仔褲修改,一家生活雖不富裕,但仍算幸福。

無奈美滿的生活如月亮盈虧,總是無法長久。這一天蓋家鎖匙店內,來了個整天穿件中山裝,帶著相機在中華商場裡四處拍照,面容與說話音色都很冷酷的中年男子「馬頭」(金鐘導演鄭有傑親自演出),拿著一個上了鎖的軍用鐵箱,要請蓋爸開鎖。

蓋爸自知大禍臨頭,顫抖的手竟然打不開一個平日輕易就能破解的鎖頭;蓋媽也很緊張,一面切了盤水果端來接待貴客,一面趕著還不懂事的阿蓋上樓。但馬頭卻堅持把阿蓋叫來,握著阿蓋的手,逼阿蓋先用相機先瞄準蓋媽,拍了一張照片;再瞄準蓋爸,拍了兩張照片,邊拍還邊警告說:

「喜歡玩槍啊?我跟你說,這個相機啊,比手槍更厲害。……那你是希望我來幾次?」

很多鄉民或許不解,已經拆除28年的中華商場,當年真的會有行蹤詭祕,常拿相機四處拍攝的神秘男子嗎?這些對於商場居民暸若指掌的神秘人,真的是警總派來的嗎?

中華商場有人經常拿相機拍照嗎?

還是那句老話,劇中的「馬頭」,真實身分究竟是什麼?鄉民們自己去看劇情。至於中華商場上是不是常有人在拍照?真的很多,因為中華商場前兩棟(忠棟與孝棟)的博愛路、漢口街這一帶,就是全台甚至全球都罕見的「北門相機路」。

戒嚴時代拍照只能用底片,相機跟今天的手機不同,真的是一種可以炫富的奢侈品。當然,到了1970年代,免對焦的傻瓜相機出來後,相機就不再這麼遙不可及。

當時中華商場附近的「北門相機路」,聚集了比現在更多的照相器材店。外縣市的攝影同好,專程來這裡買了相機,或是添購了鏡頭等配備,往往迫不及待,在中華商場就拍了起來。

建議鄉民們去看1985年侯孝賢導演的《戀戀風塵》,男主角阿遠(王晶文)初中畢業後,就來台北的印刷廠工作,一年後女主角阿雲(辛樹芬)也進了台北的裁縫店,阿遠就帶著阿雲來中華商場買鞋子,結果剛買好鞋,阿遠騎的摩托車被偷走了,連車上要送的貨也不見了,兩人之後幾個月,用薪水賠了一萬多元。

這一段鏡頭在拍攝時,很多中華商場的路人都入鏡了。無論剛來商場的外國觀光客,或是整天在這裡看守車棚的管理員(手上還有反共口號的刺青),他們面對鏡頭都沒特別訝異,也沒閃躲,可見平日這裡就有很多人也拿著相機在拍照,甚至後來是拿攝影機在錄影,大家在中華商場看見這些拿著相機到處拍照的人,早就見怪不怪了。

另外很多鄉民問本魯,中華商場是眷村嗎?本魯認為不是。因為中華商場與眷村相同的地方,就是起初住的都是外省人。但中華商場與眷村最大的差異,就是這裡的人完全不吃兩蔣皇糧,因此差異很大。

所謂的「外省」,真的東西南北各差四五千公里的都有,差異絕對大於台灣人與閩南人。眷村裡透過公糧,就可以輕鬆用竹籬笆區隔外省人,裹脅並洗腦外省人的危機意識,還能強迫合一且抗拒本土化,成為黨國的人肉盾牌。

但沒公糧的外省人,因為生活,必須落地生根,因此被同化的很快,即使想抗拒也不可能。然而為什麼大家的刻板印象裡,還是會認為中華商場是外省人的「眷村」呢?主要還是因為外省小吃的過度集中。

中華商場為何會被誤認是眷村?

擁有31年歷史的中華商場,每個人因年紀、省籍、居住地與喜好的差異,來中華商場的目的不同,在拆除28年後的記憶也會出現不同。

1970年代之後的中華商場,電子器材店集中在忠孝兩棟,其他則販售玉器、琺瑯或民俗品,所以顧客學生與外國觀光客居多。仁愛兩棟靠近電影街,人潮多,所以郵票、錢幣、命相、服裝,甚至割包皮入珠的什麼生意都有。信義和三棟則主要賣小吃。靠小南門的平棟,人潮較少,就做軍品買賣,退伍紀念品、錦旗、軍裝,甚至高裝檢缺什麼,除了槍彈,其他都買得到。

大致說來,靠近北門這邊的沒生意,靠近小南門這邊的也沒生意,只有仁3到義6電影街這一段有生意,而且是2樓生意比1樓好,因為2樓是天橋相連,無紅綠燈。至於1樓,前棟面對中華路的生意較好,後棟面對鐵道的就較差。至於3樓,幾乎沒什麼店家,後來都成住戶了。

為什麼大家印象裡認為中華商場裡都是外省人?主因還是外省小吃太多。至今還在營業的,像是寧波東街「真北平」鯉魚三吃、台北車站2樓「點心世界」鮮肉鍋貼、昆明街「中華餡餅粥」、瑞安街「蜀渝」麻婆豆腐、中華路「張記」韭菜水煎包……

其他只存在於記憶裡的美味,像是徐州啥鍋、致美樓涮羊肉、厚德福北京烤鴨、清真館芝麻燒餅夾醬牛肉、恩德元牛肉蒸餃、曲園酸辣肚尖、三合樓西湖醋魚、小小松鶴樓姑蘇麵、陝西館泡饃、山西館刀削麵、老陸餡餅、老夏水餃、上大人酒釀湯圓、王大有酸梅湯、蘭記炒年糕、好味道溫州大餛飩、福州鹹公餅……

就算是沒有店名的美味,我們這些學生,也會自己替他命名。例如有家晚上才會在義棟長沙街這邊擺攤賣豬排的阿姨,因為生意太好,顧客難耐久候,老闆娘一直在喊「等等,等等」,大家就說這是「的的豬排」。

還有一家樓梯口的牛肉麵店,老闆很有個性,生意再好也不掛招牌,但門口被紅漆噴了警示語「小心碰頭」,所以我們稱它為「小心碰頭牛肉麵」。

因為這些外省小吃太有名,而且從店名就能看出來自中國的哪個地方。相反的,那些賣大麵炒、米粉炒、豬血湯、菜頭湯之類的台灣小吃,即使有店名,至今還記得住的人也不多,所以大家刻板印象裡。就認為中華商場是外省小吃。但真正所有賣吃的店家加起來,在中華商場也不會超過一成的。

警總為何要興建中華商場?

最後還是要回到鄉民的疑問,那就是當年中華商場裡,真的會有警總的特務「馬頭」嗎?答案是當然,因為中華商場就是警總蓋的。

有鄉民問為何本魯知道?因為1992年10月拆除中華商場時,1961的竣工紀念碑,要交還當初的立碑者警總時,已經沒有警總這單位了。8月1日新成立的海巡部,對這塊與現在業務完全無關的竣工紀念碑,也無能力保管,只好移交台北市文獻會收存。

這塊竣工紀念碑的書法,出自東吳中文系教我左傳的老師閔孝吉,內容則是警總副司令李立柏所寫。李立柏用鋼筆寫下的日記,是白色恐怖的重要史料。台大心理系大老楊國樞,則是他的女婿。

1959年蔣介石陪外賓驅車經過中華路時,見臨時搭蓋的竹棚雜亂不堪,深感這是國恥,於是在10月14日指示警總司令黃杰,即刻成立整建委員會,迅速整建。強人政治下,警總獲最高當局指示,隨即要求居民立刻停業搬離,並預付20年租金作整建經費,就地拆除興建8個月後再遷入營業。

原本中華商場現址的竹棚,因為可以向上加蓋,生意好或資金充裕的店家,都已搭蓋磚造二樓。現在拆除後搬進中華商場,每戶僅2坪大,二樓有天橋相通,八棟相連。一樓雖有紅綠燈,但火車平交道柵欄一直放下,汽車不能過,所以紅燈時人照樣能走。但三樓真的無法做生意,分配到了最後也只能當住家。

另外中華商場的住戶,不僅收容原來中華路鐵道旁的違章竹棚,當時強人下令拆違建整頓市容,總統府附近的仁愛路、信義路上的竹棚,以及新公園(228公園)附近公園路、懷寧街的竹棚,也被一併拆除。但影響最大的,還是「四腳環」的拆除。

現在建成圓環對面,自天水路轉重慶北路再轉南京西路那裡,1950年代時還有個四方型較小的環,大家就稱為四角環。在汽車不多的年代,可以不用紅綠燈而用圓環,但後來一個圓環就足以阻礙交通了,何況邊上還有個四角環。當時政府已計畫要貫通重慶南北路,所以藉整頓市容之便,也拆了四角環。

四腳環的棚商,就是本省人居多了。當做生意的棚被拆了,搬遷到中華商場三樓,又根本無法做生意,怎能沒有怨氣?有鄉民質疑,警總的特務怎麼說台語?其實他們不知道中華商場從一開始,很多人就是含冤抱恨被迫遷入的,不懂台語是要怎麼監控這些人?

關於中華商場的庶民史,例如鬧鬼傳奇、幫派活動,軟性情色……不知現在的鄉民,是否還有興趣關心這些老掉牙的往事?本魯先看大家點閱的反應,再決定是否繼續寫下去吧!

公視2021台劇「天橋上的魔術師」劇照。   圖:取自天橋上的魔術師 公視影集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