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爆炸時代,社會亂象也多,如何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成為現代人每天必修的課題,新頭殼特別與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合作,推出三個專欄,由臨床心理師們執筆,為讀者們提供一塊心靈沉澱的園地,三個專欄刊出的時間分別為: 《愛情紅綠燈》: 每月 3, 13, 23 日刊出 《親情芬多精》: 每月 6, 16, 26 日刊出 《職場多巴胺》: 每月 9, 19, 29 日刊出
一些動人情歌或電影內容總是回想過去刻骨銘心的愛情,人常常會不由自主將過去的對象跟現任做比較,有一種感覺,覺得過去對象才比較適合自己的人;但有趣的問題是,若過去那個才是最適合的,為何過去會分手?分手的決定或理由究竟是?
祐祐過去有幾次戀愛經驗,每次都會因為一些觀念或爭執而分手,某天在路上遇到前任女友,當下約在咖啡廳聊天,瞬間他不自主地將前女友跟目前這任女友相比,突然懷疑為何會分手,過去這任才是最適合自己的,為何沒發現、沒珍惜。後來自己也跟現任分手,又認識新的女友,然後總是懷念過去,總覺得自己已經錯過真愛,於是漫長生命裡,尋尋覓覓另段愛情關係,但都會活在回憶之中。
一個人接受一種刺激經過一段時間後,會對這種刺激產生低感受,如果再用相同程度的刺激去對待他,這個人就會覺得微不足道,心理學上被稱之為「貝勃定律」。這樣狀況類似感情的世界裡,人在開始談戀愛初期,一定會覺得濃情蜜意,愛在初期充滿幸福感,時間久了就感受愛情逐漸平淡的情況。當對方開始習慣彼此付出,關係逐漸平淡乏味,即使一方懷著愛情情意與具體行動,為對方做更多的事情,另一方卻不再感受雙方過去愛戀關係,幸福感覺會逐漸減少。
過去發生的事情無法逆轉,曾經的時光無法倒流或挽回,相對於現在,過去是一種永恆的失去,因此人們會對過去充滿無奈或懊悔。懷舊或回憶可以緩解一些負面情緒,例如孤單感、空虛,寂寞等負向感受。
Johnson 等人(1993)的研究發現,擅長想像的人們,即使沒有經歷過一些事,他們仍舊可以通過想像,虛構出生動的細節。過了一段時間後,人們提取這些虛構的記憶細節時,會忘了這些細節都是自己想像出來的。人們回憶過去時,很容易產生一些並不存在的細節,或過度美化某些片段。「初戀」或過去某段難以割捨的戀情記憶,在很多時候就是這種情況產生,而有象徵著幸福和美麗感覺,因此造成遺憾的悲傷。
我們可能會在一遍又一遍地回憶中,不知不覺地給這段關係裡的記憶增加更多的情節和情感,或修改不愉快的事件和情緒。自己卻不會意識到,它在一遍遍的回憶重建中,早已不再是當初真實發生過的故事了。其實過去兩個人不是不愛或不適合,而是相處的方式錯誤,感情關係應類似「正念」觀念,是有意識地覺知當下身心與環境,保持對內在的觀照,客觀體驗身心狀態,包括身體動作、感覺、心情、想法等,以開放、接納、不評價態度,覺察感受外在的世界。
作者:陳汯諄/國立雲林特殊教育學校 臨床心理師
(本專欄由新頭殼與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共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