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部日前針對去年5月由全國政協委員斯澤夫提出「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作出答覆,稱現下中國青年鑑於獨生子女政策及生活環境影響,有柔弱、自卑、膽怯等現象,並追求「小鮮肉」式的「奶油小生」,使得中華民族的發展受到威脅,因此祭出「陽剛之氣」教育方針,預計重新設計中小學體育課程,培養所謂男子氣概。

據《紐約時報中文網》報導,為了解決學者及新聞媒體所稱的「男性氣質危機」,教育部預計聘請更多體育老師,並重新設計課程內容,然而消息一出,便引起中國網民熱議,相關的話題標籤也已被瀏覽超過15億次。有些網友持支持意見,附和「很難想像一個娘娘腔的男孩在外敵入侵時保衛國家。」;卻也有網友痛批明顯就是性別歧視及刻板印象。

對此,中國官媒《央視》似乎也罕見質疑中央政策,6日於官方微博寫下,認為男性在風度、氣概、體魄等方面表現出剛強之氣,是一種美,然而陽剛之氣並不等於簡單的「行為男性化」,直指教育不該只是培養「男人」、「女人」,更該注重培養作為人的擔當和責任感。

而當地一位18歲高中生則對這項體育教育的改革表示歡迎,他認為許多同學僅關心課業學習,在體育課間總是在旁寫作業,就連體育老師都不受到重視,因此新的政策及好的福利才可以吸引更多人從事體育相關工作。但針對「陽剛之氣」的說法,他則無法理解其中含意,也指出要藉體育課程培養男子氣概,或許沒有什麼效用。

近年來,隨著中國尋求加強軍事力量,並著手解決計劃生育政策下嬌生慣養的孩子(大多是男孩),一種更加嚴格的男子氣概觀念出現了。電視審查人員對流行男歌星的耳洞進行模糊處理。打扮光鮮的演員被公開嘲笑為“小鮮肉”,家長們讓男孩參加軍訓,希望他們能成為“真正的男人”。

同時,專家也提及這樣的做法可能導致更多學生將因性別表達、身份認同和性取向受到欺凌。近來隨中國加強軍事力量,更加嚴格的男子氣概觀念隨之誕生,媒體除對男星的耳洞進行模糊處理,家長們更讓男孩參加軍訓,期待成為「真正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