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局勢瞬息萬變,在川普的穿梭外交之下,繼中東各國與以色列和解甚至建交後,科威特外長阿瑪德納瑟近日宣布,沙烏地阿拉伯已決定解除對卡達的陸、海、空封鎖。這是結束波斯灣國家分裂超過3年很重要的一步。波灣國家和埃及今天將簽署協議,正式結束對卡達的制裁。這項美國外交決策的大勝利,代表了美國策動的反伊朗聯盟正式成形,被川普強力阻斷的聯合國伊朗核武協定在後川普時代能否重新運行,值得觀察。

2017年6月,沙烏地、巴林、埃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國,以卡達支持恐怖主義,並與伊朗關係過度密切為由,決定斷絕與卡達的政治、外交和經濟關係,並對卡達實施陸、海、空封鎖。杜哈(Doha)當局一再否認指控,強調斷交之舉毫無正當理由。這次的制裁事件實際上是美國在幕後主導的,卡達只是川普想要對抗伊朗的代罪羔羊。美國所想要壓制的是近年來由於石油致富而日益強大的伊朗,由於伊朗介入伊拉克的內政,涉入敘利亞的內戰,導致美國在中東的主要盟友沙烏地不得安寧與生存受到嚴重威脅。伊朗爭奪中東區域霸主的企圖昭然若揭,加上核子武力發展日勝一日,不能制衡伊朗,則美國在中東的戰略優勢盡失,全球的生命線--石油,其供給也將受到影響。

偏偏卡達由位於波斯灣的中心位置,如果卡達與伊朗結為同盟,不僅整個伊拉克與沙烏地的原油要出口完全被截斷,卡達又成為什葉派在阿拉伯半島上的據點,那絕對會嚴重威脅沙烏地阿拉伯的地位。莫說什葉派與遜尼派的歷史恩怨情仇,以及雙方互爭伊斯蘭教話語權的政治權鬥,這些年來沙烏地阿拉伯與伊朗爭奪伊斯蘭世界的霸主地位,伊朗如果在卡達插旗,那可是在沙烏地的心臟上差了一把刀,加上這幾年趁著川普總統的走回孤立的外交政策,俄國與伊朗的聯手大肆進出肥沃月灣地區,伊朗的富國強兵政策連以色列都為之側目,何況沙烏地阿拉伯呢。

沙國與伊朗兩大強權在中東角力已久,分別在敘利亞和葉門支持不同勢力,明爭暗鬥,勢如水火。數年前更爆發沙烏地阿拉伯處決反對其王室的什葉派教士尼姆爾(Nimr al-Nimr),中東什葉派群情激憤、伊朗民眾攻進沙烏地駐德黑蘭大使館破壞家具並縱火,沙國則宣布斷交,也將撤銷貿易關係和空中運輸往來,不過前往聖城麥加和麥地那的伊朗朝聖者仍可入境。伊朗又擁有沙烏地所沒有的核子武力,導致利雅德政府投鼠忌器,聯合國對伊朗的限核協議在歐美不同調之下,彷彿形同虛設,這都構成了中東火藥味十足的動亂狀態。

為了波斯灣的和平與安定,近年來科威特一直在卡達和4個阿拉伯國家之間斡旋。阿瑪德納瑟沒有詳述卡達和沙烏地達成的初步協議是否也一體適用於阿聯、巴林、埃及。不過,他轉達科威特國王對波斯灣各國領袖和埃及的祝賀之意,強調各國領導人都致力於讓今天的波斯灣合作理事會得以讓事態回復正常,並且確保「合作與團結」。

這無疑是美國與沙烏地阿拉伯陣營的一大勝利,這樣的「反伊聯盟」多少對於伊朗在其他中國國家興風作浪有所壓抑牽制;但是,美國如果要重新掌控中東,拜登政府還是要就伊朗限核協議與各利害關係人進行重新談判與磋商,可不能像川普一樣,只一味反對後即束之高閣,置之不理。不能面對伊朗的發展狀況,任何追求中東和平與安定的努力都會徒勞無功。

科威特外交部長阿瑪德納瑟4日宣布,沙烏地阿拉伯已解除對卡達的陸空封鎖,波斯灣國家可望簽署和平協定。   圖:翻攝自科威特外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