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重返白宮後不斷將關稅大刀砍向盟國,引起不少盟邦反彈,台灣社會「疑美論」更是甚囂塵上。前美國副總統國安顧問、國務院助卿歐洲及歐亞事務助卿戈登(Philip H. Gordon)警告,川普對盟友承諾不再牢靠,可能「出賣」台灣,面對川普政府不確定的立場,他建議台灣朝3大方向來降低被川普背棄的風險。
戈登21日投書美國雜誌《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提到,川普在處理烏俄戰爭議題上,對烏克蘭的態度時好時壞,這讓台灣2300萬人民也開始擔心,自身在這個日益混亂、美國安全保障不再像過往那樣穩度的世界局勢中越來越難立足,台灣甚至會淪為地緣政治的犧牲品。
精選報導:傳台灣對美關稅籌碼「全面開放市場」 賴清德駁:對談判帶來困擾
戈登進一步說明,川普第一任期雖然對台灣表態支持,但第二任期立場似乎有所轉變,多次釋出「不再挺台」訊號,例如拒絕台灣總統賴清德過境美國、取消於華府會見台灣國防部長顧立雄、批准輝達H20晶片對中出口、對台課徵高於歐日韓的關稅等等。
戈登示警,川普恐為了促成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不排除縮減對台軍售,甚至公開反對台獨來釋出善意,也就是直接將台灣當成美中貿易談判籌碼。戈登在文章中引述一份最新民調指稱,今年春季有近6成台灣人表示不再認為美國是可信的盟友,這將是一場風暴,若處理不慎,美台關係恐出現裂痕,中國將趁虛而入。
戈登指出,台灣現在有3張「保命牌」可打,首先是提高國防支出,賴清德總統先前已承諾將軍費提高至GDP的3%(賴清德已於8月22日表示要在2030年前比照北約標準將國防支出提高至GDP 5%),擴大在烏俄戰爭中屢建奇功的無人機戰力、增強不對稱戰力、擴充彈藥庫存和充實民防訓練,消弭川普以「負擔不均」為由放棄台灣的藉口。
戈登續指,再來是加大對美投資,一家公司就占台灣GDP 8%的台積電,早前已承諾在美投資1650億美元(約新台幣5兆),若能持續擴張並落實投資計畫,將加深美國各界「台灣不僅是經濟與科技合作關鍵,更是供應鏈穩定與國家安全重要夥伴」這種想法。第3張牌則是審慎處理獨立議題,未來台灣高層要謹慎拿捏相關言詞和舉動,避免讓美國陷入尷尬。
戈登提醒,雖然賴清德主張主權正當性未可厚非,但在川普態度難以預測的情況下,激怒北京政府很可能讓華府難以維持既有承諾。戈登最後向美國社會強調,川普立場反覆不僅讓盟友信任度下降,也讓台灣陷入險境,若美台關係真的破裂,甚至出現美國「出賣台灣」的情況,中國恐趁機採取軍事行動,屆時不會只有台灣,全球都將遭受災難性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