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6、823連續兩波大罷免投票全軍覆沒,重創民進黨政府執政聲望,綠營內部湧現檢討聲浪,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書記長陳培瑜、副書記長林月琴、郭昱晴及副幹事長林楚茵皆表示要卸下黨團幹部,民進黨立院黨團7長,目前僅剩總召柯建銘和幹事長王義川未表態。對此,台灣綠黨24日發出聲明羅列3大罪狀,細數大罷免期間「柯建銘多次以不當發言損害罷免行動的公民主體性」,嚴正呼籲「柯建銘應辭去不分區立委」。

對於民進黨黨團21日下午爆發一連串請辭潮,柯建銘接受訪問時表示,朝小野大只有不斷戰鬥,更加團結一致對外,他認為吳思瑤、陳培瑜、林月琴、郭昱晴、林楚茵等人表現都是100分,會慰留他們續任幹部。然而,台灣綠黨24日深夜發出聲明指出,柯建銘錯誤宣稱主導罷免,抹煞地方志工努力。柯建銘今年6月公開聲稱「這次大罷免大成功是我所發起」,導致外界誤認罷免由民進黨主導。

延燒焦點:823公投、罷免皆未通過 小笠原欣幸:民進黨相對主導地位迎來終結

台灣綠黨續指,柯建銘這種搶功式發言,不但抹煞地方罷團志工的付出,更讓國民黨與民眾黨有機會將罷免行動扭曲為政黨惡鬥,嚴重損害罷免在輿論上的正當性與公信力。柯建銘多次發表激烈失當言論,破壞民主價值。柯建銘作為執政黨總召,卻頻頻以情緒性語言引發爭議,顯示其言行失格。3月底,他批評《工會法》修法賦予警消組織工會的權利,聲稱將導致警消罷工、社會動亂,甚至成為中共出兵的藉口。這種誇張滑坡論,對勞權的推動造成嚴重傷害!

台灣綠黨提到,柯建銘7月初竟以《刑法第100條》威脅罷免對象,此條文為威權時代打壓異議者的工具,如今再被引用,令人質疑民進黨是否真正理解何謂轉型正義?726投票前夕,柯建銘在臉書寫下「不去罷免,非台灣人也」,用過度簡化、二元對立的語言施壓選民,增加社會對立,引起群眾反感,使部分選民以「教訓民進黨」為由出來投票。種種破壞民主討論的作為,使得罷免團體在街頭宣傳、論證時,承受不應有的質疑與挑戰。

台灣綠黨直言,柯建銘壓制異議與傲慢態度,破壞執政黨公信力。柯建銘長年掌控民進黨在立法院的話語權與策略主導權,對內打壓異議,多次要求同黨立委撤案,導致黨內無對案可提、喪失立場與論述空間。面對外界批評,他不僅缺乏反省,更經常高姿態回應。作為執政黨立院總召,此種態度令人咋舌,嚴重損害社會對執政黨的信任,也讓罷免行動在政治氛圍中失去原有的力道。

台灣綠黨強調,當民進黨立院黨團幹部紛紛為罷免結果未達預期而辭去職位時,柯建銘也必須負起最大政治責任,辭去不分區立委職務,以對那些致力於勞動權利、轉型正義、罷免不適格立委的團體或個人們展現誠摯尊重。這是一場屬於公民的罷免行動,或許需要政黨協助,但絕不容許政黨主導、更不可被政治操作所扭曲。任何重視民主體制的本土政黨,都應作為這樣公民行動的堅實後盾——全力支援、尊重主體,而不是喧賓奪主,更不該扯後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