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爆炸時代,社會亂象也多,如何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成為現代人每天必修的課題,新頭殼特別與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合作,推出三個專欄,由臨床心理師們執筆,為讀者們提供一塊心靈沉澱的園地,三個專欄刊出的時間分別為: 《愛情紅綠燈》: 每月 3, 13, 23 日刊出 《親情芬多精》: 每月 6, 16, 26 日刊出 《職場多巴胺》: 每月 9, 19, 29 日刊出

婆媳之間的關係不論在哪個文化或時空當中,經常是被我們提起的緊張關係。舉凡是八點檔還是偶像劇,這類的題材更是屢見不鮮。這兩個女人來自不同的家庭環境與成長經驗,也就會有不同的價值觀、個性與意見…。打從婚姻的開始,對於先生喜歡吃的菜、先生的生活習慣,到了孩子出生之後,教養方式的不同,這兩個女人的看法差異有時總會帶來稍稍的緊張感。

讓我們從一個狀況題開始思考這樣的問題,公婆難得要北上來拜訪這對夫妻,太太很久之前就訂好了他們夫妻倆很喜歡的餐廳,希望能和公婆分享這家餐廳。結果,當太太回到家中時,卻發現婆婆特地將先生從小愛吃的冰糖燉豬腳帶回台北,加熱之後就立刻可以在家吃飯了。這時候,如果你是這位老公,你會做何選擇?

選項A: 用眼神暗示太太忍耐;告訴媽媽真是太開心了,可以吃到媽媽的味道了!

選項B:不做任何反應(僵化),船到橋頭自然直。

選項C:依據原定計畫去餐廳;轉身跟媽媽溫暖的說明今天的規劃,並將冰糖豬腳放到冰箱當中,告訴媽媽,這幾天都能吃到家鄉的味道實在太好了。

不知道各位做了什麼樣的選擇,其實每個家庭,每種情況的適用方式不盡相同。但筆者提供一個心理學的看法是,婚姻的基本任務就是建立夫妻的「同在感」,白話一點就是「組隊」的意思。不論是先生還是太太,都要逐漸長大,建立自己的家庭,也要適時的讓自己的父母知道,太太或先生在自己的心中,地位是很重要的。這個結論也許會讓長輩們不是很舒服,但是一個健康成長的長輩,也會慢慢放手,協助自己的兒女成家。婆婆也許一開始會有點不舒服,但最終也會調適角色和心情,也會由她自己的家庭,自己的丈夫去幫忙調適心情。就像是當初,父母送孩子上學的那種心情,雖然不捨,也害怕放手,但最終會讓孩子自己長大,只是,這一次,孩子的任務是「成家」。

婚姻的一開始,學習組隊!把另一半放在婚姻中的第一位,建立夫妻之間的團隊感,這就是姻親問題的解答之一。

作者:廖柔涵 臨床心理師

(本專欄由新頭殼與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共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