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刻意操作台諜案已引起寒蟬效應。對台灣而言,被抓捕的四位台籍人士中,有與藍營交好的學者專家,也有曾在歐洲宣揚中國「一帶一路」的話事人,多數的政治立場與北京並不衝突,甚至有人曾大力批判民進黨政府,按理來說都不該淪為被懲治的箭靶;此外,其中兩位學者被中共冠上與台灣國安外圍單位密切接觸,其實嚴格來說,兩位學者頂多只是專家諮詢的作用,根本無法涉及情報的核心,能作的田野調查或資料蒐集相當有限,將他們貼上間諜的標籤實在非常勉強。

如果連政治面貌、僅是進行政府委託的計畫研究就被中共任意抓捕,那麼台灣對於那些曾頻繁往來台灣進行田調的中國學者,是否也能作這樣的處置?顯然中國的做法已脫離常理,更是扭曲真實情形。大膽地說,中共有意擘畫一條更為清晰且嚴格的紅線,就是要完全政治正確、認同中國、支持統一的根正苗紅作為交流前提。這恐怕已不是馬英九等人一再宣稱的「九二共識」,也沒有所謂模糊不清的「一中各表」了。換個說法,如果連藍營的學者都敢動手,還有甚麼不能為?兩岸學術交流已淪為空話。

中國豎立學術工作又紅又專的標準

中國正在用威權的政治體制證明沒有所謂的「學術自由」,從不斷對內管制言論空間,許多維權、批習的人不是被禁聲就是被消失,校園裡也不再有可容忍的異議聲音,如果藉由學術身分批評黨跟政府,下場就是拔除學者身分、退休待遇,甚至冠上嫖娼等汙名化標籤,這包括了中共中央黨校的蔡霞教授、中國清華大學許章潤教授等,這些曾是在學術圈占有一席地位的學者專家,中共也不會手軟,讓你失去一切作為代價,對內產生殺雞儆猴的效果,可以想像中國境內的大學絕對沒有人敢嘴政治,學者風骨與政治現實自此高低立判。

可悲的是,學術言論也就在「中共一尊」的道理下,更多異議及自由思想將消失被禁,猶如「焚書坑儒」的情境,更像回到1960年代「紅與專」的為社會主義服務。中共緊縮學術自由空間引起國際社會的關注,根據「德國之聲」(Deutsche Welle)的報導,有國際學術社群已研擬相關聲明來因應未來可能遭受的風險,來自16國、70多所學術機構中,逾百名的學者進行連署,涵蓋英、美、德、澳等地,其中不少連署的專家學者是從事中國研究相關領域,他們表示中國擴大內部的政治管束,勢必會對未來的國際學術交流產生影響,這恐怕需要各國提出對策加以因應。

學術研究將可能被中國註記違反國安

細看這份國際學者的聲明內容,特別指出中國自從今年六月底在香港施行《港版國安法》開始後的風聲鶴唳。事實上,香港的情勢在該法實施後已每下愈況,中共治港的措施愈來愈嚴謹,對曾參與香港社會抗爭的人士進行政治抓捕,甚至延期原本該改選的立法會,可以想像未來香港的自治空間將更縮小,「一國兩制」的精神幾乎消失殆盡。該聲明認為該法第38條的規定讓香港的自由價值不再,就算不具有香港籍身分的外籍人士也都必須受到規範,未來任何人都有被依法逮捕的風險。

簡言之,如果學術活動或學者個人意見,只要是符合該法在罪則定義下的行為,那麼在以國安為名的長臂、域外管轄權下,學者的任何挺港民主發展的言行,都將可能被認定是違反國安法,就算是在所屬國發表這些言論,甚至在網路書寫相關心得感想,也會被列為犯罪事實根據,甚至如果不幸搭上香港註冊的航空器,都有被抓捕引渡至中國或香港進行審判及扣押的風險。如此看來,中國試圖將威權的政治打壓從國內擴至全球,人人自危是許多國際學者所擔憂的根本問題。

人人自危 研究工作陷入自我審查的險境

何謂挺港的言論或行為,其實在該法及其細則沒有具體的說法,如此看來,以中共定於一尊的政治邏輯來看,只要在臉書、Twitter等社交評台上發表反中言論,或是分享支持香港民主發展相關文章、報導或照片等,都將可能落入違法的陷阱當中,甚至就連曾進行過的學術研究,發表過的研究論文與報告,都可能會被加以政治審查。此外,該法雖然沒有明定行為的追溯期,但依照日前已經開始追捕港人的動作來看,該法6月30開始施行之前的行為都將可能被追訴,恐怕溯及既往的檢調動作是必然的狀況。

持平而論,《港版國安法》的效力範圍相當廣泛,這對學術圈將會產生有形和無形的壓力,外國與台灣學術機構過去曾與中國學者建立的研究合作關係,恐怕也難以為繼,科學討論所要的自由環境與氛圍將會斷然無存。在許多學者專家的眼中,學術場域本當就是開放激辯的地方,從事科學研究的人可以進行各種議題的自由研討,就算是國家安全、主權獨立、政治立場等具爭議性的話題都不受限制;然而,日前被抓捕的台灣教授被自白「做錯了的經驗能給觸犯中國國家安全的人警惕」,便可瞭然這樣的學術自由空間已是過往矣。

國際學者認為《港版國安法》已對學術自主及言論自由帶來損害,讓研究工作陷入自我審查的窘境,甚至教研過程必須小心為妙,尤其可能面臨前所未有的政治監視。其實,在不久之前,類似的狀態在台灣也發生過,今年中原大學招姓副教授因為上課言論惹怒中國學生而被校方要求向全班道歉,當時引起國內學術圈熱議,這不但是中國對台的教育統戰,更揭示大學為了生存而依附在中國資源的醜態。如今,當國際學者對未來感到擔憂之時,台灣學界應當也要站在一起,批判中國干預學術自主,同時與國際社會同聲捍衛學術自由。

(本文獲中央廣播電台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