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爆炸時代,社會亂象也多,如何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成為現代人每天必修的課題,新頭殼特別與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合作,推出三個專欄,由臨床心理師們執筆,為讀者們提供一塊心靈沉澱的園地,三個專欄刊出的時間分別為: 《愛情紅綠燈》: 每月 3, 13, 23 日刊出 《親情芬多精》: 每月 6, 16, 26 日刊出 《職場多巴胺》: 每月 9, 19, 29 日刊出

「你從來都沒有真正關心過我!」、「為什麼你老是不接我電話?」、「你根本就不愛我!」、「你幹嘛每次都這麼晚回家?!」

也許在日常生活中,上述的表達語句令人感到相當熟悉,是否你常遭受諸如此類的言語攻擊,或是你曾經口中吐出這些話?在關係中,總有些人不知不覺以如刀似劍地說話傷害他人、激怒對方,使戰火一觸即發,甚至足以摧毀一段感情,這類的言語可稱為是暴力型溝通

弔詭的是,在親密關係中,我們不都希望好好談場戀愛?在愛裡感到愉悅和幸福嗎?卻演變讓愛人受傷呢?!仔細解讀許多暴力型溝通的內容,背後的意思大致在反映自己被在乎、被愛,或是種真切的關心,但變成伴隨憤怒、暴躁,而言不及義地摻雜自己的主觀與評價,難以將表達中的美意真誠地說出口。

若面對關係中的不舒服或衝突的導火線,不妨放下怒氣、焦慮等各式負向情緒,嘗試以下的撇步,練習心平氣和地好好表達:

一,觀察:不帶評價或主觀,將那些引起情緒的事件據實陳述出來;若伴隨主觀評價,可能掩蓋真正想表達的訊息。如:以「我發現我在說話時,你在看手機」取代「你老是滑手機都不理我,乾脆跟手機交往!」

二,感受:單純傳達自己當下的感覺,像是「我感到很失落」、「我覺得很受挫」。

三,需要:讓對方理解自己內心實際的渴望或需求。例如:「我很重視我們的關係。

四,請求:具體將需要表達給對方理解,像是「能不能在約會時,暫時放下手機,陪我聊聊天?」但並非脅迫,不論結果如何,給予對方同意與否的空間。

言語如同水一般,亦可載舟,亦可覆舟,能將愛情毀於一旦,也能夠讓感情沉浸於幸福中。關鍵在於好好地說話,也好好聆聽對方說話,試著將表達調整為好像長頸鹿一樣,有更高更廣的視野和心胸,能聆聽與包容,並試著真誠地把自己真實的感覺說出口,讓親密關係充滿愛的氛圍。

作者:張瑜芳臨床心理師 /宏恩醫院龍安分院

(本專欄由新頭殼與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共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