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爆炸時代,社會亂象也多,如何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成為現代人每天必修的課題,新頭殼特別與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合作,推出三個專欄,由臨床心理師們執筆,為讀者們提供一塊心靈沉澱的園地,三個專欄刊出的時間分別為: 《愛情紅綠燈》: 每月 3, 13, 23 日刊出 《親情芬多精》: 每月 6, 16, 26 日刊出 《職場多巴胺》: 每月 9, 19, 29 日刊出

最近許多臉友們在練習21天自我疼惜挑戰,活動的發起是為了提醒家長疼愛自己,別全心照顧孩子而忘了自己。這幾天看到幾個朋友,開始會在每一天找一個特別的時刻善待自己,可能是久違的打扮、好好的吃一頓、為自己擦保養品等,看著朋友分享這些為自己打造的精心時刻,我也能感受到這些行動帶給他們的舒服與自在。不過我也開始好奇,自我疼惜的挑戰除了為自己創造這些行動以外,還有什麼其他的可能嗎?

自我疼惜(self-compassion)Kristin Neff提出,他提醒當你感覺自己正在經歷辛苦的時刻,或者注意到你對自己並不滿意時,不要對自己的痛苦視而不見或告訴自己咬緊牙關撐下去,而是去疼惜自己,告訴自己“現在真的是一段困難的時候“,問問自己”我可以怎麼安慰自己?“

Kristin Neff列舉了三個成分,也許能夠擴展我們對自我疼惜的想法:首先是善待自己(Self-kindness),當我們面對挫折或辛苦時,以溫暖、理解的態度接納自己,而不是鞭策或批判自己。其次是人類普同性(Common humanity),理解我們都是凡人,都會經歷痛苦、挫折與脆弱。最後是正念(Mindfulness),如實地覺察讓你感覺不舒服的情緒,不壓抑但也不誇大,只注意而不評價,不抵抗也不追隨。

讀到這裡,不知道您對如何疼惜自己是否有更多想法?我想,接受挑戰的朋友們散發出的愉悅與開心,不僅僅只是那些行動,最重要的是在這些那些行動中人把注意力帶回到自己身上。你是否也能在這些行動中,練習與自己說說話呢?問問自己「最近好嗎?」,如實地覺察內在湧出的想法與感受,也許也會有些眼淚或身體的緊繃沈重,練習以溫暖、疼惜的心意回應自己,暫時不去檢討或思考怎麼做可以更好,試著對自己說聲「辛苦了」、「你很努力了」。自我疼惜不只是一個行動,也可以是一場對話,一場你與自己的交心交流。

文/林冠伶 臨床心理師 萬芳醫院癌症中心/專長:伴侶諮商、情感議題、悲傷與失落、壓力適應 

(本專欄由新頭殼與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共同合作)

林冠伶臨床心理師   圖:林冠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