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島剛,一位擅長寫台日文化觀察的作家,在他的新書《看見不一樣的日本》中,野島帶領讀者「從日本看台灣,從台灣理解日本」。野島還寫滷肉飯、腳底按摩、九份、誠品.....,因疫情影響無法來台,說自己陷入了「台灣缺乏症」,書中的深度觀察,令人產生會心一笑的共鳴與不同角度的反思。

來自台灣誠品書店在日本開設的一號店「誠品生活日本橋」開幕了,而且東京日本橋是商業激戰區,附近有知名的大型連鎖書店—丸善淳久堂書店、三省堂書店、八重洲Book Center 等,較勁意味濃厚。誠品書店很早就到中國、香港等海外展店,而日本是首次拓展到華文市場之外的據點,是誠品迎來第五十間的重要階段,也是二0一七年創辦人吳清友(一九五0~二0一七年)猝逝前拍板的最後一個誠品。

誠品書店在日本的合作對象是百年連鎖書店有鄰堂。過去,我在報紙的專欄裡,曾經發表過一篇文章「誠品能夠在日本成功嗎」,是擔憂誠品書店與以保守經營聞名的有鄰堂合作,是否能夠發揮出誠品的水準,如今看來似乎是杞人之憂。

在二○一九年九月二十八日正式開幕的「誠品生活日本橋」,可以充分感受到這就是我們在台灣熟悉的「誠品」,藏書量相當豐富和專業,也設有象徵誠品的可席地看書的空間,與台灣相關的書籍也不在少數。還有「誠品選書」,不只是在台灣,這裡也設置了「日本選書」。希望有朝一日我寫的書也可以受到青睞,被陳列在「日本選書」的架上。

整體氛圍來講,我個人的感受是,比起誠品敦南店,空間的營造上感覺更接近誠品松菸店。除了書店之外,同一樓層還有台日雙方的文創商品,或者是可以品嘗到台灣美食的店舖林立,要在這裡待上一整天,完全沒有問題。

令人驚訝的是,誠品書店到日本展店,竟然受到日本主要電視台、報紙、雜誌、網路媒體的大肆報導,這樣下來應該有數億日圓,或者是幾十億日圓的廣告效果吧!一夕之間,誠品在日本成為家喻戶曉的書店。

對日本人而言,誠品書店在日本展店已經超過了海外書店單純到日本插旗做生意的意義,甚至是變成一種社會現象。

理由之一,是因為每年就有多達兩百萬人次的日本遊客到台灣旅遊,有不少人對誠品書店的存在並不陌生,過去曾二十四小時營業的誠品敦南店成為不少國外遊客的必訪地點,不只是吸引了大批中國人或韓國人,在日本人之間也相當有名。

還有,日本的誠品書店開幕之所以如此受到矚目,也與日本近年興起的「台灣熱潮」有關。二0一一年發生的東日本大地震,台灣民眾捐出了兩百億日圓善款,讓日本人感恩在心,並且對台灣產生濃厚興趣。一開始,雖然到台灣旅行的日本人增加了,可是大多是停留在夜市、按摩、九份等一般的旅遊行程。但是隨著常客變多了,幾次到訪台灣之後,對台灣的文創商品或書店感興趣的人也越來越多,就連日本國內的商店,也看得到台灣文具、衣服和雜貨等,還頗受歡迎。日本人眼中的台灣成為了一種「新潮」的象徵,而誠品書店又是台灣最具有代表性的存在,因此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似乎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了。

與台灣相比,日本的書店也有「轉型」較遲的部分。雖然也有像蔦屋書店(TSUTAYA Bookstore)這樣的複合式書店強勢崛起,但是市場上的主流書店依然是以專心賣書的紀伊國屋書店、三省堂書店、八重洲Book Center 等居多。但是,即使在日本經營書店一年比一年更加艱困的背景下,誠品書店令人耳目一新的經營模式—都市裡創造出以書店為中心的文化空間,也受到日本出版界和書店業界很大的矚目。

不過,說不定嚴峻的挑戰還在後頭,年輕一輩的日本人與台灣的年輕人不同,他們對社會議題並不太熱衷,也對座談會或是主題講座等的藝文活動興致缺缺。還有,日本的電子書店—亞馬遜網路書店的威力之大,甚至遠遠超過台灣最大的書店通路商—博客來網站書店。此外,誠品書店在未來面對保守經營的日本出版界時,雙方要建立起良好的合作關係,也必須經歷一段磨合期吧!

自一九九0年代以來,我就是死忠的誠品迷。不管如何,我相信誠品書店可以克服接踵而至的種種困難,作為台灣文化的發信基地,在日本扎根下來,並且期待為日本死氣沉沉的書店文化注入一股新氣象。

本文轉載自時報出版《看見不一樣的日本》/作者:野島剛

作家野島剛。   圖:時報出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