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評估多時的美國新建晶圓廠計畫,5月15日總算起了頭,宣布將落腳亞利桑那州。沒多久,美國新的貿易禁令跟著發出,台積電如何布局因應此情勢?

5月15日連續兩則訊息,讓台積電投資人繃緊神經。

一是台積電宣布有意赴美設廠,投資120億美元在亞利桑那州設置五奈米晶圓廠。緊接著同一天,美國商務部宣布修改規定,更強力阻止華為取得採用美國軟體與技術的半導體產品,等於將2019年「華為禁令」再升級、強化。這一修改,將讓台積電立即面臨是否能再繼續供貨給華為的壓力。

面臨對峙高張的美中關係,台積電最終選擇赴美設廠,向美國跨出一步。這一天,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高調感謝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並強調「這項歷史性的協議也將強化美台關係。」但投資人更關心的是,這兩則訊息是否透露台積電終將只能選邊站,就美國而棄中國,損失目前占台積電營收比重高達14%的第二大客戶華為?

與先前美國商務部提及的「微量取用原則」(De minimis Rule)不同,這次新修規定,只要產品內含美國商務部列管技術,要出貨給華為或管制名單內企業的產品,都需先取得美國許可。

針對去年華為禁令,台積電前企業訊息處資深處長孫又文曾說,其產品來自美國的技術含量未超過25%,「我們離24.999%還有一段距離。」意即不受禁令影響。

然而,過去1年,美國商務部不斷釋放要封鎖相關漏洞(closing loophole)訊息,譬如把25%降至10%,外界認為就是針對台積電而來。沒想到這一次宣布「直接列管」,讓台積電無法「置身事外」。

不過該公告也提到,給予已交付的訂單120天的出貨寬限期,讓製造中的產品可趕緊出貨。5月15日當天,美國商務部也宣布第5次展延華為的臨時許可證90天,但警告「這可能是最後一次」。

18日,《日本經濟新聞》報導,台積電已停止接受來自華為的新訂單。雖然台積電發言系統低調表示,「我們不揭露客戶訂單資訊。」但一位不願具名的產業分析師評論,消息可信度極高,因為在美國商務部新規定下,台積電接受華為訂單的最後期限是5月15日,除非拿到美國許可。

一位業界人士表示,「銷貨給華為需要許可,並不能等同禁止銷售。」資策會MIC副所長洪春暉也認為,後續發展關鍵在於「許可」二字。目前美國商務部仍未公告許可細節,所以在這緊要關頭,台積電選擇謹慎應對,但後續發展未必會失去華為所有訂單如此悲觀,能不能出貨還處在未定狀態,「我相信台積電正在跟美國政府溝通中。」洪春暉說。

關鍵1:美國廠換供貨華為的許可?

《紐約時報》就引述相關人士報導,台積電赴美設廠可能成為交換籌碼,換取美國「放寬(looser )」境外產品生產中,採用美國技術的限制。

(本文由《今周刊》授權轉載,詳細內容請參閱第12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