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20日)蔡英文與賴清德正式上任中華民國第十五屆總統、副總統,蔡英文總統以「作為共同體的台灣」為破題,開啟了她的連任演說。蔡總統的演說從近期全球武漢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出發,講述了全國防疫的成效受到國際社會肯定,以及他對於國人投入防疫的感謝之意,並以台灣作為國際一份子,為全球公共衛生議題的貢獻與付出,是當前國家建設的重要工程之一。

蔡總統特別指出面對美中貿易衝突及全球政經秩序轉變的處境,台灣的發展機會必須有一套完整的國家發展戰略,這主要分為產業發展、社會安定、國家安全及民主深化等四部分,這也是她擘畫未來四年國家發展願景的責任。其中,針對兩岸關係的論述內容,蔡總統以「和平穩定的兩岸關係」進行闡述,延續過去四年所提出的政策方針,並強調和平與對等的重要性,以及提出她對於兩岸的承諾與期待。

兩岸政策的延續性 和平是維持現狀的基本條件

縱然蔡總統連任獲得超史上最高的當選票數,但蔡總統仍強調她在2016  年所提的「遵循中華民國憲法與兩岸關係條例來處理兩岸事務」,此更是呼應了她在今年1月11日勝選演說中的「為兩岸關係和平穩定所做的承諾,不會改變」的立場;與此同時,她再度提及「和平、對等、民主、對話」作為兩岸重啟良性互動、長久穩定發展的期許,兼具延續性的兩岸政策原則。

總體來說,蔡總統的520連任演說內容除了維持「維持現狀」政策的立場,表述她在過去四年對於兩岸和平穩定的付出,更宣示未來四年也會依循。她以「和平、對等、民主及對話」作為前瞻兩岸關係的前景之外,同時,也堅定表示反對一國兩制矮化台灣及破壞台海現狀的兩岸政策原則不變,這與台灣積極貢獻亞太安全和平同等重要。

回顧過去四年,蔡總統不斷強調兩岸和平的重要性,2016年第一任的就職演說中便有提及,除了兩岸政策「維持現狀」為指導方針,在政策上回歸憲法以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與中國大陸進行交流與互動,在既有的政治基礎上持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四年後,她再度在連任演說中提及「和平穩定」,顯示她的兩岸政策是具延續性的意義。

不僅如此,她也曾在2019年的元旦談話中提出「四個必須」,內容更對於兩岸和平穩定有重要的論述。顯然,蔡總統在連任演說再次重述和平的目標,試圖去連結兩岸的共通語言,重要性不言而喻;換言之,台海和平穩定是雙方政府的責任,如果對岸仍一意孤行對台灣採取武力威脅,便是破壞現狀、破壞和平的一方,這又與她在去年12月底提出的「四個認知」相呼應。

對等、民主與對話是互為表裡、相輔相成

蔡總統提及兩岸對等的論述,並沒有刻意強調兩岸關係中的中華民國台灣主權象徵,而是對照她在勝選演說中的「對等」概念,其最大的意義便是「雙方互不否認彼此的存在」,某程度上試圖在兩岸主權論述上保持模糊彈性的空間,凸顯「不否認」與「承認」之間的差異,一方面守住基本原則,另一方面也是創造兩岸互動的善意空間。

台灣作為民主國家,民主立場的堅持凸顯了兩岸制度、兩岸互動原則與價值的差異性,她將民主納入兩岸論述中是合理的安排。連任演說中的民主,強調她的權力來自台灣人民的賦予,她有必須遵循民主的義務,對於兩岸互動的進行必須經過民意的監督與授權;言下之意,兩岸之間的互動與談判必須是由政府及其授權機構進行,如果不是都可能有違民主的價值。

另一方面,蔡總統更強調維護國家安全的決心,尤其是防衛「網路戰」、「認知戰」及「超限戰」的威脅,這與她曾提及的「三道防護網」(民生安全防護網、資訊安全防護網及民主防護網)有關,畢竟台灣的國家安全問題,除了來自中國的武力威脅之外,更有不對稱的政經滲透問題,必須加以防範來確保民主制度的運作。此外,針對未來參與國際社會的論述,提及與共享價值國家深化夥伴關係及參與區域合作機制,沒有出現亞洲民主同盟及印太聯盟等字眼,也是一種對中方的善意表述。

值得關注的是,蔡總統提及「願意跟對岸展開對話」,這是她對兩岸關係發展的期許,更是將對話與區域安全進行連結。兩岸對話是在和平、對等與民主的前提來進行,一來讓兩岸有充分的資訊傳達,避免出現情勢誤判,二來促使彼此的善意能如實如時傳達。過去四年兩岸無法對話主因在於中共的態度,蔡總統連任演說再次提及「對話」是為兩岸的敲門磚,讓兩岸朝向良性的互動關係。

國台辦反應保守 老調重彈缺乏創意與善意

縱然有部分學者專家認為北京不會認真看待演說內容,但是,事實上,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也立即針對蔡總統演說應詢回覆,遺憾的是,國台辦回答記者的說法卻看不到任何善意解讀,重述「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基本方針」雖不意外,但仍顯示中共保守僵固的態度,雖無四年前的「未完成的考卷」,但通篇體現「習五條」及「軟硬兼施」的論述,猶如複製貼上的罐頭文。

國台辦再度體現「習五條」的精神,包括促統、民主協商一國兩制、一中原則與反獨、兩岸融和、民族認同等。其中,「一國兩制」是台灣民眾最無法接受的部分,國台辦的回應有二個意涵,一是中共無視蔡總統對兩岸對話的呼籲,二是無視台灣民眾對於一國兩制的反對,舊調重彈「決不為各種形式的台獨分裂活動留下任何空間」,雖然沒有點名批判蔡總統,且僅以「一些政客製造兩岸對立」、「以疫謀獨極少數台獨分裂份子」批評,看似有所克制,但僵化的反應無益於兩岸關係的突破。

此外,國台辦也提及疫情後對台商的協助,以及對台灣民眾赴中發展的支持,這也仍是中共對台「和戰兩手、軟硬兼施」的策略思維,一方面從2018年2月及2019年11月的對台31項及26項措施,到今年5月中旬提出的11條助台商進入「新基建」加以籠絡。另一方面,「威嚇而不易戰,擴大心理壓力」的文攻武嚇手段不會停止,對台行「硬的不輕易退縮、軟的更具針對性」的兩手策略已更為確定。

中共對台政策仍趨保守不變,也一再提及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其主要原因在於不久後即將召開的全國兩會之前,避免有超前論述的風險;換言之,在不可能有樂觀善意的回應之下,國台辦老調重彈是最為平穩的選擇。當然,國務院在全國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其中有關對台政策的論述是可以加以觀察,只是這可能不容過度樂觀,畢竟沒有意外的話,中共的政府工作報告仍會以經濟復能、脫貧、美中經貿衝突等內容為主,加上國台辦對台的定調回應,短期內兩岸難有突破的機會。

正視台灣善意 理解台灣民意 兩岸方能相向而行

未來值得留意的是,中國面對國際社會「因疫反中」的不利情勢,以及美中衝突不斷升高的形勢,兩岸直接衝撞對抗無益於中共內、外部的維穩,這或許與近期中國內部出現對台軟化聲音有關,縱然這不能等於中共對台政策有改弦更張的可能性,但也表示此時此刻,解決台灣問題並非中國的首要之務。與此同時,蔡總統的連任演說中並沒有將疫情肆虐歸責於中國,反而多次提及台灣對於全球防疫的貢獻與角色,相比之下,這也是對中國內部對台軟化聲音的善意回應。

兩岸關係的改善仍需要兩岸領導人的智慧,北京應當正視蔡總統的呼籲與善意,同時必須理解台灣民眾對一國兩制矮化台灣的反對,一再操作政治前提的兩岸互動,對台文攻武嚇不但無益於兩岸穩定發展,更有違台灣多數民眾的看法。因此,在和平、對等、民主的前提下,兩岸重啟政府間對話,同蔡總統所提的「雙方都有責任謀求長遠相處之道」,唯有秉持解決問題的開放態度,才能讓兩岸朝向長久和平的發展。

作者》吳瑟致,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兩岸政策協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