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博覽會到底在幹嘛?裡面有田嗎?種稻米嗎?還是一堆農特產品展出?桃園農業博覽會才不只是這樣!農博會秉持「科技農業」、「循環經濟」、「綠色生活」、「地景藝術」等4大策展主軸邁入第二屆,同時也是最後一屆。這次的農博以農饗時光為主軸,整個園區共分16區,究竟要怎麼玩農博?《新頭殼》整理了農博會的5種玩法,快來選擇喜歡的路線吧!

路線一:跟著趣遊農博APP闖關去

農博會推出趣味解謎APP,有3條路線可以挑選。圖:翻攝自農業博覽會網站

在智慧型手機人手一台的時代,旅遊方式也跟著改變!農博會在園區內設置了好幾隻守護精靈,只要下載農博會的APP,跟著手機指引穿梭在園區,就可以體驗有趣的科技闖關之旅!APP共有3條路線、16個結合地區特色的闖關遊戲,只要收集5隻守護精靈並至主題館打卡成功,即可參加抽獎,有機會獲得休閒農業區特色產品或住宿、美食抵用券等獎品。

路線二:異國X台灣文化穿梭之旅

四國文化館展出越南、菲律賓、泰國與印尼的文化物產。圖:謝佳真/攝

在農博會中,遊客得以一覽五國的文化風采。桃園的外籍移工眾多,又以越南、印尼、菲律賓與泰國為主,與台灣關係密切。今年「四國展覽國」以海洋漁業、山間林業為主軸,在南洋寶藏的脈絡下展開一場探索之旅!展館有海洋情境區、森林意象區以及越南、印尼、菲律賓、泰國主題區,更有戶外裝置藝術區,體驗藝術的瑰麗之旅,週末假日還有連場表演活動,旅遊感超級豐富!

除此之外,遊客也能透過客家茶苑展出,瞭解客家風情和台灣的茶葉文化,台灣烏龍茶之父居然是外國人?茶葉究竟怎麼製成的?在農博會中你會有更多瞭解!

路線三:科技炫目之旅

天候競技場引進許多高科技趣味互動裝置。圖:謝佳真/攝

農博會有一區為「智慧科技專區」,介紹如何結合科技與環保,用聲光科技效果營造身如其境的畫面。在「魚の新世界」,遊客可以欣賞各種冠軍魚種,還可以穿上厚外套,體驗海鮮被急凍的滋味;或是在天候競技館,踩腳踏車召喚雷神,把能量轉換成電力。此外,去農博會一定要去「生命樹」,它不但靠著太陽能就能供應整個園區的電力,還有多餘的電可以賣給台電、提供遊客充電,可說是環保與科技的絕佳典範。

路線四:就是愛拍照!網美拍照一日行

「長頸鹿長老」是創藝青村大地標,人還沒走到這裡,遠遠就看到閉眼微笑的長頸鹿。圖:謝佳真/攝

農博會不只好逛好玩,還很好拍!園區內處處是經過精心設計的造景,大量運用回收的素材,用創意加工成各種造型的裝置藝術,創藝青村更是超好拍的網美攝影點。粉嫩色系的貨櫃屋、塗上鮮艷色彩的長頸鹿,已經變成農博會的著名地標。天候競技場外的彩虹拱門、桃園名品區的玻璃屋等等景點也是農博很夯的打卡點,就算只是隨意閒晃拍照,也可以在農博度過一個下午的時光。

路線五:有吃有拿特色物產之旅

「原民物產」區帶領民眾深入了解原民的傳統與特色產品,有手工小物,也有特色傳統農食。圖:翻攝自農業博覽會臉書

農業博覽會展出的植物可不只是一般常見的農作物,跡近絕跡的原生種「鬼稻」也在農博會上重現身影!農博會以原民的物產、傳統文化、米食文化為重點,環繞著這些元素,從食物的角度出發,展示因它們延伸而出的人類生活軌跡,不僅對身為食物的農作物有深度認識,更能理解它們與人類生活的緊密扭結。當然,農夫市集和美食專區是一定要逛的區域,在走完整個園區後,別忘了帶一份桃園特色農產與伴手禮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