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爆炸時代,社會亂象也多,如何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成為現代人每天必修的課題,新頭殼特別與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合作,推出三個專欄,由臨床心理師們執筆,為讀者們提供一塊心靈沉澱的園地,三個專欄刊出的時間分別為: 《愛情紅綠燈》: 每月 3, 13, 23 日刊出 《親情芬多精》: 每月 6, 16, 26 日刊出 《職場多巴胺》: 每月 9, 19, 29 日刊出

「衣服都是水,我要換新的」,五歲的欣欣不滿地對著媽媽說,媽媽聽到了後溫柔的回應「喔,你剛剛喝水用到了,沒關係,這個水馬上就乾啦,你早上不是很開心的說要穿這件粉紅色的衣服嗎?」欣欣略略放大音量「我要換新的,不喜歡」,媽媽仍試著安撫欣欣「可是你現在換掉這個衣服,和裙子的顏色就不搭啦,這個水馬上就乾了,不是弄髒沒關係啦」。欣欣激動地大喊:「我要換新的衣服,不要穿這個」媽媽:「你確定嗎?但是你剛剛還說你很喜歡這件衣服,換掉太可惜了啦。」欣欣後來一直以尖叫的頻率吼著「不要,不喜歡」。

媽媽一臉不知道該怎麼辦的看向我,我問:「欣欣,你現在很不開心和不舒服,因為你不喜歡被水用到衣服濕濕的感覺?」欣欣停下吼叫,愣了一下看著我說:「對,不喜歡」我繼續說著:「你很想要換一件新的衣服,雖然之前你喜歡這件衣服,但現在衣服用濕,你就不喜歡了?」欣欣點點頭。

我們一起來思考剛剛發生了什麼事情:欣欣因為衣服被用濕感到不舒服,媽媽雖然知道欣欣的不舒服,但第一時間則是跳過了回應欣欣的情緒,並且想要安撫欣欣,讓欣欣的情緒從「不開心」變成「平靜或開心」,所以開始講「沒關係」,以及試著想要讓欣欣想到之前喜歡這件衣服的心情。不過,欣欣經驗到的是什麼呢?欣欣經驗到是自己的不舒服和不開心,沒有被接受和了解,以及需求一直被否定,所以欣欣的情緒越發激動。

其實,母女間發生了一個交錯的互動,媽媽想要的是解決問題,而欣欣想要的是需求被看到和情緒被理解。這個過程常常在親子教養間發生,因為家長的時間有限,加上面對孩子的情緒會引發自身的焦慮,所以就習慣以「讓孩子的負向情緒越快過去越好」的模式回應孩子,如跳過情緒、轉移注意力等,但有時候這樣的作法反而會引起孩子更強烈的負向情緒,所以讓我們一起來練習,先反應孩子的情緒和引發孩子情緒的原因,至於安撫的話和大道理就先放在一邊吧!

作者:李妍荻  臨床心理師

(本專欄由新頭殼與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共同合作)

臨床心理師李妍荻。   圖:李妍荻/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