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鄉民不解,2018年韓國瑜創造了「一人救全黨」的奇蹟,為何到了2019年,尤其是在初選完全輾壓郭台銘後,照理說應該是定於一尊,至少黨內也該是萬流歸宗,但這一個月來民調直直落,現在反而變成了「全黨救一人」?
到目前為止,基於戰略考量,智商探底的民進黨豬隊友,尚且知道此時不能打韓,至少在11月中旬之前不能打韓。可是國民黨內卻是「黨內互打不用錢」,逼得韓國瑜揚言提告,國民黨揚言開除黨籍,但陳宏昌、楊秋興等人卻毫不畏懼。
國民黨初選一結束,黨內批韓聲浪就紛紛竄起。在陳宏昌與楊秋興之前,第一個公開對韓國瑜正面開槍,要韓國瑜宣示戒酒,這位武昌起義的發動者,就是國民黨中評委趙守博。
2019年7月29日《新頭殼》報導〈韓市長大難關? 中評委要韓宣示「絕不喝酒」〉:
「國民黨中央今天(29日)上午舉行中央評議委員會,多名中評委為了明年國民黨能勝選,殷切提出多項建議。其中,中評委趙守博不僅強調韓國瑜不能只喊口號,要對重要議題親自了解,更建議韓「從現在開始宣示,一直到當選總統絕不喝酒」。語畢,台下一片拍手叫好。……」
為什麼其他中評委會拍手叫好?
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會有。趙守博為何要對韓國瑜開第一槍?這個問題可先擱下。鄉民們要先了解,當天中評會裡趙守博對韓國瑜開了槍,其他中評委的反應。
如果趙守博開槍的時機不對,或是瞄準的對象不對,其他中評委也都是經歷政治上大風大浪的老先覺,應該是反應慢一步(就像蔣經國宣布副總統是李登輝),或是立即上台發言更正(就像去年金馬獎的中國代表團成員),甚至主席應該說些話來緩頰(不能客套的誇獎趙同志說得很好)。
但現場狀況顯然不是這樣,其他中評委似乎也都認同趙守博的說法,否則就不會「台下一片拍手叫好」?那麼鄉民們就該先研究一下,到底國民黨中評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組織?
1950年國民黨剛流亡來台,蔣介石就發動國民黨改造方案,針對黨內組織以及思想嚴厲整肅,建立以蔣介石為中心的統治體制。
在中央委員會裡設立的中央評議委員會,雖然每年僅召開一次會議,看似沒周周開會的中常會重要。但依黨章規定,中評委不僅能對黨政重要興革評議,還監察從政黨員(中常委)的政治言行是否合乎主義、政策綱領及審議重大紀律案件,理論上中評會是中常會的監督機關,蔣介石也僅提名吳敬恆、于右任、宋美齡等40人擔任中評委。
當然,在美軍保護下,隨著承平日久,1970年代初期,老蔣還沒死,中評委人數已突破3位數。到蔣經國時代,更是突破200人。李登輝時代到300人。2000年國民黨下台後,黨主席連戰沒了政府機關與國營事業的人事權,能分配的黨內官位就更少了。因此中評委就成了唯一能酬庸的頭銜,員額一下擴增至600人。
物以稀為貴,2016年國民黨第2次下野,成了酬庸組織的中評會,更加「人滿為患」,重要性與老蔣那時不到100人的中評會,當然更無法相比。到底現在中評會的委員有沒有破千?恐怕黨主席吳敦義自己也搞不清。說韓國瑜「抱女人」的三重幫大老陳宏昌,據說也就是中評委。
牧童博士VS放牛班總統
趙守博公開呼籲韓國瑜戒酒,而且還獲得中評會其他在場委員的「一致叫好」。雖然韓國瑜應該戒酒,至少在選總統這段期間要戒酒,早已是黨內共識,但公開場合卻無人敢率先說出。趙守博為何敢在黨內開第一槍?還是要從趙守博的生平說起。
趙守博是蔣經國「催台青」政策下的代表人物,1941年出生在日治時代的鹿港鎮草港。鄉民們大概無法想像「風頭水尾」的草港有多偏僻,請看這張趙守博著作《任憑風浪急》裡的照片(商周,2011),小學6年級時躲避球隊的11個隊員,全都是赤腳。韓國瑜自稱是「庶民」,但一定拿不出自己小時候與同學一起打赤腳的照片吧?
趙守博就讀台中一中時,只有一件制服,周日才能換下來清洗。如過遇到下雨,衣服曬不乾,周一就要穿著潮濕的校服上學,用體溫烘乾校服。每天中午因為便當裡都是地瓜,不想讓同學看見,所以都不坐在位子上,而是一個人跑到校園角落裡吃。韓國瑜讀的卻是私立高中,誰是真正的庶民,大家心裡有數。
1959年趙守博台中一中畢業後,雖然考上台大動物學系,卻因八七水災讓家裡無法負擔學費,只好就讀公費的中央警官學校。1966年赴美國伊利諾大學留學;1972年獲法學博士。因為趙守博家境貧寒,上學前與放學後,甚至假期裡,都還要一面放牛,一面讀書。所以被媒體譽為「牧童博士」。
相對於韓國瑜年輕時是混流氓、成績差,才被編到「放牛班」,趙守博卻是因為家境清寒而放牛,誰是庶民,鄉民們可以自由心證。
「趙大砲」對韓國瑜開的第一槍
趙守博學成歸國,擔任省政府新聞處長時,省主席謝東閔遇外賓來訪,都找他翻譯。後來趙守博升任省府委員,省主席林洋港還是找他當翻譯。後來趙守博擔任社會處長,省主席還是找他當翻譯。外交部有派專任翻譯官在中興新村,為何這3位台籍省主席,都要找已經是省府政務官的趙守博幫忙口譯?
因為謝林邱三人,與趙守博都是彰化或南投人(廣義的台中人),也都出自農村,還都是蔣經國「催台青」政策下的受益人,但只有年紀最輕的趙守博出國留過學。外交部派來省府的口譯員,就算是懂台語的台灣人,也不會有農村經驗,了解農民慣用的台語詞彙,所以3位台籍省主席不約而同,都要「大材小用」,請趙守博來幫忙翻譯。
但趙守博跟其他「催台青」政策下的台灣人不同,李登輝習慣坐沙發只坐三分之一,林洋港要到處敬酒,邱創煥需要「關愛的眼神」,這些台籍政客在官場都必須偽裝的溫良恭儉讓。可是趙守博卻是直腸子,堅持有話就說,經常大放厥詞,高中時的外號就是「趙大砲」。在他的著作《置身事內》(黎明,1975)〈從2S談起〉:
「筆者曾為我們留學生的過分拘謹沉默,和一位美國教授交換意見研究一番。筆者發現,我們學生不講話的原因,主要不是語言問題,而是應歸咎於我們的教育方式。我們多數的學生,特別是本省籍青年,……」
趙守博這段話,根本是在影射本省籍青年不敢講話,就是「228後遺症」吧?當年說話就這麼直白的趙守博,苦學苦幹,在國民黨內「熬」了這麼久,才終於爬上這位子。但酗酒冒充庶民的韓國瑜,一步登天就已經夠幸運了,卻連戒酒都不願宣示,其他苦學出身的台灣人能服氣嗎?
鄉民們若是從台灣殖民史,以及韓趙兩人完全不同的成長史看來,牧童博士會對放牛班總統正面開第一槍,其實也不會太意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