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民路歸國有,政策也;政策以達為主,不當與人民屑屑計利。且聞川人爭路款,頂戴先帝諭旨,勢洶洶而意未悖,尤須謹慎。──張謇

一九一一年九月七日,入秋的川西平原溽熱依舊,蟬鳴煩心。保路同志會正副會長、四川省諮議局正副議長蒲殿俊、羅綸等人受四川總督趙爾豐之邀,前往位於督院街的總督衙門看郵傳部的回電。此前,蒲、羅等人上書中央,請求改變鐵路收歸國有政策,趙爾豐及四川各級官員都聯名表示支持。

是暴動嗎?不,這是革命

對於蒲、羅等人來說,上任僅一個月的四川總督趙爾豐是老相識。自一九0三年隨四川總督錫良由山西入川以來,出生於滿洲的趙爾豐即長期在四川任職,一步步靠政績升遷。

趙爾豐的前任正是其兄趙爾巽,兄弟倆先後出任同一省分總督,有清一代只有趙氏兄弟。趙爾巽是知名學者,在四川總督任上與四川立憲派士紳互動良好,入民國後主持編纂《清史稿》。四川開明士紳認為,趙爾豐的政治立場與他哥哥大概差不多。事後證明,這是一個想入非非的誤判。

不疑有他的蒲、羅等人,在總督衙門二堂見到身著官服的趙爾豐。趙爾豐一改平日的客客氣氣,神色嚴峻冷漠,向他們出示的文件,不是郵傳部的回電,而是措辭嚴厲的上諭:「迅速解散,切實彈壓,切勿蔓延為患。」蒲、羅等人為之愕然。趙爾豐不由分說,一聲令下,大批督標新軍湧入,當場將蒲、羅等人逮捕收監。與此同時,趙氏派出士兵和警察,查封川漢鐵路公司、保路同志會。他以為,如此手段可迅速平定四川局勢。殊不知,此做法宛如揚湯止沸、抱薪救火。

清末,古來富庶的四川,除了承擔西南各省餉銀的「常捐輸」之外,還要增加因對外賠款而新設的「新捐輸」,巧立名目的稅項層出不窮。農民擔糞入城要「糞稅」、娼妓要繳「花捐」……負荷之大筆墨難形,民怨之大已近臨界點。「保路運動」偶然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治蜀後治」,這兩句古語說明了四川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文化傳統。古稱「天府之國」的四川由於資源富饒,地形上得天獨厚,再兼以民風強悍,是各代亂世避難地,卻也常是亂源之始。

在清代學者顧祖禹的名著《讀史方輿紀要》中,列舉了秦先併蜀而兼諸侯,晉先舉蜀而後滅吳,桓溫和劉裕有問中原之志皆先從事於蜀,宇文泰先取蜀遂滅梁等,各代據蜀而得天下之往事,得出「以四川而爭衡天下,上之足以王,次之足以霸」的定論。在滿清覆亡前夕,四川扮演了一個關鍵角色。

蒲、羅等屬於立憲派的保路運動領袖,並不知道這場運動將導致什麼後果;趙爾豐這位清帝國在四川的代理人及保路運動的鎮壓者,也不知道事態將如何演變。兩週多以後的九月二十五日,榮縣石破天驚的第一個宣稱獨立,清帝國崩解的第一塊骨牌被推倒了。

法國大革命的導火線是民眾攻占巴士底監獄。當天晚上,拉羅什福科公爵進入國王路易十六的寢宮,向國王報告了這個壞消息。這時留下一句名言,雖然真實性並不可靠:被弄醒的國王問公爵:「是暴動嗎?」公爵回答:「不,陛下,這是革命!」

書名:顛倒的民國

作者:余杰

出版時間:2019年7月

出版社:大是文化有限公司

 

作家余杰。   圖:翻攝自余杰臉書/黃謙賢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