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隻小巧的北京狗被人發現蜷縮在衣櫃裡,一名英國軍官將牠帶回英國獻給維多利亞女王。她很愛狗,這隻後來取名「Looty」(掠奪來的小東西)的北京狗,成為她最愛的寵物狗之一。但最奇怪的發現,出現於圓明園裡的一間馬車房。劫掠的士兵在那裡無意中發現,一七九三年使華的馬戛爾尼勛爵,送給清朝皇帝的大批禮物,像是全尺寸的英國製禮車、天文與科學儀器、兩門十二磅英國榴彈炮、數箱彈藥,全是馬戛爾尼代表英王喬治三世,送給咸豐帝的曾祖父乾隆的禮物。這些禮物全部原封不動,象徵著一段看來從未得到領情的友誼。──裴士鋒(Stephen R. Platt)
如果說「第一次鴉片戰爭」(清英貿易戰爭或商務戰爭)的主戰場,遠在南方沿海地區(廣東、福建、浙江、江蘇),只算是「外夷」的小型騷擾,對清帝國尚未傷筋動骨;那麼「第二次鴉片戰爭」(清帝國與英法之間的「換約戰爭」),則如同尖刀一樣直插在帝國的心臟地帶:帝國的首都北京淪陷了,帝國的威望遭到毀滅性打擊──這場戰爭的頂峰,是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燒掉的不止是美輪美奐的園子,更是皇帝的面子。
「五四」之後中國的歷史敘事以民族主義為中心,將一八四0年以來的中國近代史,描述成「落後挨打」的悲情史,以刺激民眾的愛國之心。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必然被當作「國恥中的國恥」。我最早知道火燒圓明園的歷史,不是來自歷史教科書,而是來自小學時,學校包場觀看的電影《火燒圓明園》。我在考上北京大學後,與同學一起騎著自行車去春遊時,才第一次到斷壁殘垣的圓明園遺址憑弔。
電影《火燒圓明園》偽造歷史,煽動排外
《火燒圓明園》的導演李翰祥,是第一個受邀到中國拍電影的香港導演。為了統戰的需要,中國政府為之大開方便之門,開放紫禁城等名勝重地及諸多珍貴文物供其拍攝,百官上朝、軍機議政、木蘭秋狩、圓明殘垣,皆是實地實景實物展現,其恢宏氣勢、歷史實感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李翰祥是香港著名導演,有澳門賭王投資、中共協助調動大量人力物力,他甚至花費六十多萬元,搭建一座仿真圓明園並真的燒掉,使電影取得巨大成功,也達到中共渴求的宣傳效果。一九八0年代中期,看歷史大片《火燒圓明園》,每個中國觀眾都感到義憤填膺,洋鬼子之可惡可恨,少年的我不禁高聲朗誦岳武穆豪情萬丈之誓言:「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多年後才知道《滿江紅》是明人的偽作。)
那時,我只知道女主角是著名的四川女演員劉曉慶(其名言是:做人難,做女人難,做名女人更難),對男主角梁家輝則不甚了了。一九八二年,李翰祥請二十四歲的梁家輝到《火燒圓明園》劇組,梁家輝以為自己要做導演助理的打雜工作,結果被剃了頭去演咸豐皇帝。
在劇組中,「皇帝」身兼多職,茶水燈光一肩挑,甚至是最早起床催工的人。在伺候「角兒」後,梁家輝穿著戲裡龍袍,站在城牆上看故宮夜景。他覺得那時「很幸福」,突然就入了戲,也入了世──榮獲第三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成為金像獎歷史上最年輕的「影帝」。他也是中國改革開放後,第一個到中國拍戲的香港演員--當然也為他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臺灣的國民黨政權因為梁家輝「為匪宣傳」,將其封殺,使之好幾年沒戲拍,星途險些夭折。
雖然電影《火燒圓明園》確實很好看,李翰祥也自稱邀請多名清史專家為之把關,「絕對尊重歷史」,但電影的情節與真實的歷史卻有天壤之別。
火燒圓明園是一八五六年十月至一八六0年十月,延續四年的英法聯軍之役的顛峰和終點。戰火是在廣州點燃的,英、法、美、俄四國要求遵照條約進入廣州,設立領事館,展開貿易,誰知清帝國認為條約只是緩兵之計,根本沒有打算認真遵守。僵持多年,終於演變成一場戰爭。英法聯軍攻陷並占領廣州,整整歷時一年又兩個月。
一八五八年四月,英法聯軍北上,很快占領天津,清廷被迫同意在天津談判。英國提出「北京駐使、內地旅行、長江通商」三項要求,清廷屈服,簽訂《天津條約》。
書名:顛倒的民國
作者:余杰
出版時間:2019年7月(即將出版)
出版社:大是文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