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報導,鴻海集團在美國威斯康辛州設廠,去年創造就業未達標,威州端出鉅額稅務獎勵的做法惹議。當地立法審計局指出,威斯康辛州經濟發展公司(WEDC)監督不周。

2017年11月,鴻海與前身為威斯康辛州商務局的WEDC簽約,承諾斥資100億美元在當地設立面板廠,創造多達1萬3000個就業機會。鴻海若能實現資本投資與新增就業目標,WEDC將在15年合約期內提供28.5億美元(約新台幣894億元)稅務優惠。

華爾街日報(WSJ)今天報導,獨立運作的威斯康辛州立法審計局(Legislative Audit Bureau)5月發表報告指出,WEDC向未兌現就業支票的企業提供稅務優惠,並將威州納稅人的血汗付給替外州創造就業機會的企業。

報告發現,2011至2018年,獲稅務與貸款優惠的企業只兌現近35%的新增就業支票,威州立法審計局因而質疑WEDC代表州政府監督鴻海稅務獎勵合約的能力。

WEDC於2011年在前州長華克(Scott Walker)任內設立,威州立法審計局自此每兩年進行一次審查,每年都對WEDC的作為表達疑慮。

WEDC執行長霍根(Mark Hogan)在聲明中表示,他相信WEDC將能有效監督鴻海設廠計畫,以確保所需投資到位、新增就業機會、保護威斯康辛納稅人利益。霍根上週在一場聽證會說,WEDC與立法審計局對法令解讀不同,他認為WEDC能向聘用外州員工的企業提供優惠。

鴻海赴威州設廠,是美國總統川普振興美國製造業的計畫一部分。鴻海董事長郭台銘2017年7月親赴白宮與川普宣布投資計畫,兩人去年6月一同參加動土儀式,風光一時。

不過,華爾街日報4月報導,鴻海威州廠所在地借款改善基礎設施之際,鴻海投資縮水,並於年初向威州官員承認,去年未創造足以獲得優惠的就業機會。鴻海透過聲明強調,致力在威州設廠並聘用1萬3000名員工。

批評這類經濟獎勵協議的人士質疑成本效益,力挺鴻海投資案的陣營則提到合約採「視績效付錢」模式。但威州立法審計局報告指出,WEDC驗證就業創造數據曾出錯,意味過去可能不當撥款給簽約的企業。

舉例來說,威州立法審計局發現,WEDC曾向藥妝零售巨擘華爾格林聯合博姿(Walgreens Boots Alliance)提供46.2萬美元稅務優惠,但華爾格林聯合博姿不但沒有新增就業,反而還流失17個就業機會。WEDC最終未取消優惠,也未討回獎勵的錢。

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UT Austin)政府系教授顏森(Nathan M. Jensen)直言,獎勵計畫成效不彰且缺乏監督,早就是經濟發展領域的公開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