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7)日是端午節,除了划龍舟、吃粽子,還有為了「驅蟲」、「驅邪」而在額頭抹雄黃、飲用雄黃酒、門掛艾葉及菖蒲葉等習俗,不過,雄黃、艾草真的能驅蟲嗎?除了驅蟲他們還有什麼樣的功效呢?

艾草、菖蒲真能驅蟲?原來是因為「揮發油」的獨特香氣

端午節的到來也意味盛夏來臨,各種蚊蟲出沒頻繁,可能也帶來疾病,於是,為了驅毒避邪,民間百姓在端午這天有插艾草、懸菖蒲和吃蒜頭的習俗。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醫學部主治醫師吳建東表示,艾草及菖蒲主要是利用「揮發油」散發出的獨特香氣,所以也用來燒或是做成香包配戴著,防止蚊蟲進入住處或接近人體,進而達到預防傳染疾病等效用。

艾草又稱「醫草」!除了驅蟲也能養生保健

農委會表示,艾草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在端午除了用來避邪、防瘟疫疾病,其實在養生保健的應用也十分普遍,艾草可作為薰香沐浴或入菜做點心,甚至可以使用在中醫針灸,將曬乾艾葉搗成絨,製成艾卷,點燃用溫灸人體穴位治療疾病。

艾草又被稱作「醫草」,全草有調經止血、安胎止崩、散寒除濕之效,可治月經不調、經痛腹痛、流產、子宮出血、根治風濕性關節炎等。

而現代研究證明,艾葉具有抗菌、抗病毒、平喘、鎮咳、止血、抗凝血、抗過敏的作用,現在也有許多人會洗艾葉浴、或是拿來煮湯 。

端午別再這樣喝!雄黃加熱後竟有毒

雄黃是含硫化砷的礦石,可以用做解毒劑、殺蟲藥,治療癰腫療瘡、濕疹療癬、蛇蟲咬傷,於是古代人就認為雄黃可以克制蛇、蠍等百蟲、可以驅邪解毒,甚至會飲用雄黃酒來祈望能夠避邪,讓自己遠離疾病。

不過,衛福部表示,依據現代知識,雄黃高溫煅燒後會被氧化為劇毒成分三氧化二砷(As2O3),食用可能會對人體造成損害。

衛福部指出,食用雄黃,輕者引起上吐下瀉,嚴重可危害神經細胞,並可引起肝、腎、脾及心肌等實質器官的脂肪變性和壞死。因此,建議端午節不要喝雄黃酒。

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也呼籲民眾:應破除「吃中藥,有病可治病,沒病可補身」之錯誤觀念,看病請找合格中醫師診治,並應向醫師說清楚,並選購安全、有效中醫藥品,而用中藥時也應遵醫囑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