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戰打得火熱,擴及國家安全與科技競爭,更涉及美國欲制衡中國崛起挑戰,預期是一場長期對抗。近期在中國的台灣台商紛紛轉移陣地,回流台灣是選項之一,但更多數是前往東南亞與南亞找尋替代市場。即使在美中貿易戰開打之前,受到中國市場工資上漲、環保議題以及經濟成長出現遲緩等綜合因素,幾年前部分台商早就展開分散投資風險的佈局,美中貿易角力只是加速此一趨勢。

美中貿易戰成重要契機

無論如何,三年前蔡英文政府上台後,提出所謂「新南向政策」,其核心戰略目標就是要減少對中國市場依賴,同時強化與新南向18個國家的交往與互動。如果沒有「新南向政策」的政策帶動,遇上美中貿易戰如此重大變數,台灣恐怕損失更加慘重。但不容否認,固然蔡政府推動「新南向政策」不遺餘力,也證明具有前瞻視野,唯一來需要時間才能驗證具體成果,二來政府對外說明不足,讓外界對其了解有限。

最近負責執行「新南向政策」的相關部門終於提出階段性的成果說明,其中不乏許多好消息。例如,去年台灣與新南向國家貿易總額與前兩年相較,成長22%,新南向國家來台投資也增加66%。其次,台灣透過政策導引,也在工程參與和輸出部分產生成果,兩年來,台灣在新南向國家取得37件工程標案,涵蓋電廠、石化、智慧交通、都會捷運、環保工程及水資源等領域。在駐外單位力拼下,台灣在中國掌控的東南亞電商市場,也好不容易打開一條血路。此外,在「新南向政策」的人才培育與交流部分,舉凡留學生與研習生的交流人數也成長六成。觀光部分,受到中國觀光客減少的政治效應影響,新南向地區來台觀光客人數也成長近六成。其他包括醫療服務與農業合作成果也頗具成效。

即使面對美中貿易戰後,在中國的台商轉移市場的需求快速增加,台灣政府也致力替台商打造更好的投資環境,陸續與菲律賓印度澳洲等國家更新投資保障協訂或簽署通關便利措施。台灣政府也成立服務台商的單一窗口,協助台商回流,解決包括土地、勞工、水電等五缺問題。經濟不斷更新台商回流審查通過家數已超過50家,總投資金額已超過台幣3千億。年底前樂觀估計可上達6千億,帶來數萬個工作機會。

新南向政策努力方向

在距總統大選僅剩半年多之際,台灣政府終於開始宣傳「新南向政策」的成果,而且搭著美中貿易戰的熱度,展現政府努力的成果。儘管如此,台灣政府仍必須在幾個方面繼續努力。

首先,民眾對於數字無感,這已經是過去十幾年來台灣民意的走向。即使政府做得再好,若是政策成果的說明依然著重在數字的累積,無法轉化成有感的實際故事或是顯淺易懂的文宣,恐怕仍將淪為政策宣導。其實許多台商的嗅覺比政府更靈敏,總是走在政府前面。這些台商找尋中國以外市場的故事才具有真實感。

其次,兩年來「新南向政策」的推動看似成果豐富,但其立足點原本就很低,短期內快速成果係可預期的成效,如何維持長期的成長才是下一階段的重點。更遑論,台灣並非唯一著眼於東南亞與南亞的國家,日本、韓國早已「南進」,印度也以「東向為戰略目標,澳洲也開始「北漂」,中國的「一帶一路」和美國的「印太戰略」也都鎖定這塊市場潛力雄厚的市場。例如越南就成為美中貿易戰以及川普政府向中國輸美產品課徵高額關稅的最大受惠者,大批台商乃至中資都前進越南開拓新據點,越南市場甚至飽和,外溢到柬埔寨。而印度也成為許多企業新的戰略投資標的,印度總理莫迪成功連任,也確保印度積極招商的政策方向。

新南向政策下一階段具體戰略

換言之,台灣在新南向地區面臨的不只是來自中國的壓力,更多的是來自其他國家的競爭。如何將這些新的挑戰轉化為台灣的利基才是下一階段「新南向政策」的戰略目標。

具體作法包括:找尋與其他國家在新南向地區共同開發市場的機會,例如台灣和日本可以運用產業鏈互補的優勢,在第三地開發市場合作。又如台灣也可以與美國合作,在「印太戰略」的框架內,建立更多人才培育、交流、訓練的機制。尤有甚者,台灣更藉由美國的影響力,進而加強與日本、澳洲、印度等國家的互動。

最後,面對美中貿易戰導致中國「紅色供應鏈」重組,台灣也應思考在最快時間內,提出新的戰略視野和議程,並據此與主要地區內成員進行對話,重塑有利於台灣與區域的新供應鏈與合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