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進來之後呢?政府應善用台資回流的歷史機遇

中美貿易戰的國際大浪之下,台商的海外資金如蜂擁迴游的鮭魚一般,大舉返台,根據經濟部公開的資訊,截至5月10日為止,今年度海外匯回台灣的資金已經接近2,800億新台幣,政府也樂觀期待今年全年的回流資金可望達到5,000億元。這是自上個世紀九零年代以來,台灣難得重現的歷史機遇,政府必須好好把握。

其實資金回台的趨勢,除了得助於川普制裁中國的大關刀之外,所謂的台版肥咖條款「共同申報準則」(CRS)於今年上路,台灣跟上方興未艾的國際反避稅潮流,也是推動趨勢的引擎之一。中美之間的矛盾是結構性、本質性的,就算這次的制裁性關稅爭議能夠暫時解決,兩國間的鬥爭在可預見的未來也不會稍歇,而CRS這道全球追稅令也不會在短時間內收回,對習慣海外避稅的富人而言,這個世界的天堂將愈來愈少,資金回到自己安身立命的地方才是王道。所以資金回流的趨勢,可能還有好幾年的行情。

針對這波資金回流的浪潮,政府並不是沒有準備,從去年起,行政院就開始努力解決長期困擾企業界的五缺問題(缺地、缺水、缺電、缺才、缺工),上個月行政院也已完成「海外資金匯回管理運用及課稅條例」(簡稱海外資金匯回專法)的草案,希望對大舉回台的資金做好管理的工作,避免熱錢竄流反而對經濟有害無益。不過,目前政府的各項作為,都比較偏向被動配合或消極防弊的思考,還沒有看到比較主動積極的戰略格局,也沒有看到將如何善用這波資金大浪,來領導台灣經濟轉型與產業升級的企圖心。

以解決五缺問題的政策而言,這確實解開了綁在許多經營者腳上的繩索,增加了資金回台的誘因,但畢竟還是屬於排除投資障礙的被動性質,並非主導產業發展的積極政策;再就海外資金匯回專法來說,這部法案的防弊思維比較重,重點在於透過外匯專戶與資金用途占比的規範,希望資金回台後落實實質投資,防止熱錢淪為炒作房地產的燃料,或過度投資在金融商品上,變成金錢遊戲的籌碼。法案同樣沒有展現調整經濟體質的宏觀願景。

當然,政府是不是應該主導產業發展,一直是見仁見智的問題,去年張忠謀還以政府不該主導產業發展的理由,砲轟過行政院的「五加二產業創新政策」。但即使政府不宜過度介入產業的發展,政府還是有責任去改善經濟結構的體質。譬如說,「五加二」中的「加二」,指的是「新農業」與「循環經濟」,其中「循環經濟」並不是針對特定產業,而是要幫助各種產業改變生產的模式,邁向一個零廢棄、無汙染、低耗能的經濟社會;而「新農業」雖然是特指農業,但農業的生產模式,對我們的生活環境與國民健康有莫大關聯,所以它也並不完全是產業思維。因此,政府如果能夠利用優惠稅率等政策工具,引導這些回台的資金投入「新農業」與「循環經濟」的發展,便能加速台灣產業的升級。

此外,這些每年數以千億計的回台資金,預估將產生數以百億計的年度稅收,如何有效利用這些預期外的財源,能不能專款專用?也需要政府多費思量。筆者認為,應該將這筆錢重點運用在鼓勵新創、幫助青年就業,以及輔導中小企業之上。理由有二:第一,台灣過去近三十年經濟發展遲緩,薪資停滯,造成年輕世代普遍對未來失去信心,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源自於中國龐大且廉價的世界工廠在短時間內崛起所產生的磁吸效應,吸走了台灣的資金與投資者,拖住了薪資向上的推動力。如今好不容易寒窯回暖,當然要善用這些資金,幫助年輕人的創業與就業,改善台灣的低薪環境;第二,這兩年由於一例一休與基本工資調漲,中小企業的經營其實很辛苦,如今大筆資金回流,可能造成工資上揚與通貨膨脹,對中小企業主又是新的挑戰。雖說事業長遠的經營要靠經營者自己,但台灣廣大的中小企業是最主要的就業機會提供者,政府還是有責任協助他們度過短期的困難,以及提升企業的層次。

總之,大筆的錢回來了,政府不能只有開心和報喜,更必須掌握這個機遇,善用這些資源,領導台灣的經濟脫胎換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