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宗教自由大使,國會資深參議員布朗貝克訪問台灣,就宗教自由主題發表演講,譴責中國日益惡化的宗教自由狀況,讚賞台灣對宗教自由對的保護。可惜台灣主流媒體很少報導,一般民眾更是對布朗貝克本人缺乏基本的了解。
布朗貝克是美國共和黨重要政治人物,二零零八年曾經參選美國總統競選。當時,他向其支持者承諾說,他會為國家傳統價值,重建家庭觀念而奮鬥。布朗貝克是“共和黨中的共和黨“,是已經宣布參加總統競選的政治人物中最保守的一位,他的許多政見與”共和黨中的自由派“朱利安尼截然相反。他是一名虔誠的基督徒,明確反對墮胎,同性婚姻和胚胎幹細胞研究。
在當初宣布參選的演說中,布朗貝克大聲疾呼,美國人民應當回歸開國之父們所遵循的道德原則:“我們是偉大的國家,因為我們的偉大是建立在美德的基礎上,一旦失去了我們的美德,我們當然也就不再偉大;從美國建國之初,我們的目標一直都是超越自己,如果想要達成目標就必須如此“他特別強調家庭的基本價值:”我們必須重建家庭,我們需要堅固的家庭,我們需要人們互相承諾,我們將因此減少貧窮,使國家強大,增添希望。“
在國會山莊,布朗貝克是一位頗具影響力的堪薩斯州聯邦參議員,他是國會人權事務委員會主席,亦是參議院撥款委員會的國務及國際運作小組成員。他嫻熟國際事務,尤其關心全球人權狀況。
數年前,我在華府有幸與布朗貝克就如何改善中國的宗教信仰自由狀況作了具體的探討當談及美國在全世界的任務時,他毫不猶豫地表示:“我們必須為那些被壓迫的,沒有聲音的,以及沒有權勢的人奮鬥,必須為自由和正義而戰,否則就背叛了我們的立國以來的傳統。“布朗貝克最嚴厲和最頻繁地批評包括中國在內的獨裁國家的人權問題,被人們親切稱呼為“人權議員”,中共卻攻擊他是“反華議員” - 然而,這位反華議員卻收養了一名中國裔的小女孩。
布朗貝克的“中國公主”,以及他對人權的關注
布朗貝克共有五名子女。大女兒阿比和二兒子安迪在堪薩斯州,阿比是一名新聞編輯專業的大學生,智商超人的安迪則是大學冠軍數學小組的重要成員。三女兒麗茲是一名高中生除了三個親生的孩子之外,他和妻子還領養了兩名孤兒。 - 九歲的養子馬克和九歲的養女詹娜,馬克來自危地馬拉,詹娜來自中國作為全家最小的孩子,詹娜是布氏夫婦的掌上明珠。
我在幾年前訪問美國國會時,曾經在與布朗貝克參議員有過一番交談。他談到對中國日益惡化的人權狀況的關注和憂慮,他表示知曉中共當局對他的敵視,但他本人並非“反華派”,相反對中國人民深懷敬意,對中國文化亦頗有興趣。布朗貝克告訴我,他收養了來自中國的女兒詹娜,使他更多關注中國的情況,關注那裡無數被壓迫和被侮辱的人們。每個因公義而受苦的中國人的故事,都讓他牽腸掛肚。
當中國失明維權人士陳光誠被判刑之後,布朗貝克立即發表聲明,呼籲中國政府立即釋放陳光誠,並停止騷擾其他維權人士他在書面聲明中措詞強硬地表示:“這場出於政治動機的審判是對司法的嘲笑陳光誠過去一年來不是遭到軟禁就是被監禁,無法和他的辯護律師聯繫,連這些辯護律師也遭到關押“布朗貝克在聲明中指出:”。中國政府應該停止打擊辯護律師和努力通過法律系統來爭取權利的活動人士。這些基層運動的參與者不應因為他們致力於捍衛中國公民的基本權利而受到中國政府的騷擾,甚至毆打和關押“。
當許多美國政客著眼於同中國做生意,或者希望在北韓,蘇丹,伊朗等問題上獲得中國的支持,而對中國本身的人權問題保持沉默的時候,布朗貝克沒有被中國畸形的經濟增長和中美之間的貿易利益蒙住眼睛他多次公開表示,中國與美國可以成為好朋友,但這個中國必須是民主的,自由的中國,而不是共產黨一黨獨裁的中國他指出:“美國的經濟活動幫助數百萬中國人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而擺脫了貧困,但是中國的政治意圖往往是不清晰的。中國繼續擴軍,繼續擴大自己在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影響,同時排擠美國在這些地區的勢力。中國政府以維護社會穩定為藉口,繼續進行政治壓制。儘管如此,中國去年就發生了八萬七千起大型示威活動。“他也沒有被”中國崛起“的泡沫所嚇倒,他洞察到了此事實:“腐敗的氾濫可能把中國政府從內掏空“。
布朗貝克也是最關心宗教信仰自由問題的美國議員之一,所以川普執政之後他被任命為美國國務院的宗教自由大使(無任所大使,但此職位關注全球宗教自由事務,地位又比駐某一國家的大使重要)。他多次呼籲中共政權不要害怕怕宗教信仰,一個真正的和諧社會,不應當是剝奪和限制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的社會。宗教信仰自由是最基本的人權之一。他指出:“我呼籲中共政權遵循他們的憲法,讓每個人民享有宗教自由,他們不應該對宗教感到恐懼,宗教是一個積極的,正面的力量,對人民的生活將能帶來好處,我不懂為什麼要害怕宗教信仰自由。一個現代的社會在成長的同時將提供更多的自由給人民,中國應該這麼做,首先就是提供人民信仰自由。“他說,他經常為中國受到逼迫的基督徒禱告,因為所有基督徒都是一家人。
如何促進中國的宗教信仰自由狀況,是我與布朗貝克面談時的重點在如何有效凝聚外部壓力方面,我向其提出了一個建議:仿效當年的“赫爾辛基人權宣言”,由美國主導,由日本,澳大利亞,印度等亞太國家支持,締結一個亞洲版的“赫爾辛基人權宣言”,讓中國,緬甸等此區域內的非民主國家參與其中。以此為著力點,推動中國政府切實保障基本人權當年。 “赫爾辛基人權宣言”成為蘇聯東歐人民戰鬥的武器,此經驗值得在亞洲推廣。布朗貝克回應說,他十分欣賞此思路,並叮囑助手詳細記錄下來。他告訴我說,他本人是“赫爾辛基人權宣言“的支持者,參與過監督該宣言在蘇聯東歐地區的實施,如果有一個亞洲版的”宣言“,一定會改變亞洲的歷史進程。他許諾說,以後將召集國會,國務院和民間智庫等機構探討此問題。
布朗貝克的中國養女是我頗感興趣的話題。一個位高權重,關心人權問題的國會議員,卻領養了一名來自遙遠的中國孤兒,這是布朗貝克生活中的兩個重要方面,這兩個方面又是息息相關的。他在公共領域內大力推進美國的人權外交政策,在私人生活之中領養兩名異國孤兒,這兩個舉動都是美國清教徒傳統的突出體現。布朗貝克說,與其說他給女兒以幸福,不如說是女兒讓他感受到了幸福。領養異國孤兒的義舉,讓這位政治家的政見變得更加真實可信,也讓他的形象也變得更加平易近人。
我在布朗貝克對中國女兒的愛裡,看到了他對遙遠的中國的愛,看到了一個基督徒從上帝而來的對同類的愛。中國古代的先賢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但中國很少人能做到這兩點,中國是當今世界拋棄嬰孩最多的國家,是最不尊重生命的國家。這既與當代以來當局的“計劃生育”政策有關,也與民間“重男輕女”的傳統思想有關。所以,棄嬰多是女孩和有殘疾的孩子。而真正做到“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卻是作為虔誠的基督徒的布朗貝克們。這種無私的愛,比驕狂的愛國憤青的“愛”更加真實,也比中共官僚們口頭上的“愛國情操”更加真實。愛國憤青們義憤填膺地譴責美國是中國最大的敵人,恨不得立即對美國發動戰爭,卻不知道有五萬中國孤兒被美國家庭收養;經常作親民秀的胡錦濤和溫家寶們,並沒有收養過任何一個困地區的孤兒,他們當然知道中國有數百萬孤兒處在食不裹腹,衣不蔽體的境況之下,與此同時,他們的子女卻坐擁億萬財富,這樣的領袖能“代表“中國嗎?
來自基督信仰的人權觀
中共的官方喉舌常常攻擊美國說,美方“以人權為幌子”干涉中國內政,破壞中美關係。這個說法完全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美國關心包括中國在內的若干非民主國家的人權狀況,並非美國能夠直接從這一領域獲得什麼具體利益,而是出於對普世人權和自由價值的尊重。對於像布朗貝克這樣的政治家來說,頻繁地就中國,北韓,伊朗,古巴等國家的人權問題發表看法,為那些受專制政權迫害的良心犯呼籲,並不能吸引普通美國選民的注意和重視,並不能為他拉到更多選票。如果僅僅是出於個人自私的考量,他根本不必涉足這些離美國本土十分遙遠的國際問題,而應當專注於國內的民生問題。比如,就國內減稅問題說一句話,肯定比在別國的人權問題方面說一百句話,更能吸引美國選民的眼球。而那些得到他幫助和支持的,生活在專制制度的別國人民,卻不可能投票給他。
我們不能因為中國的“政治”是被權力和私利所污染的“厚黑學”,就認為所有國家和地區的政治人物都是陰謀家和策士。像布朗貝克這樣的政治家,一如既往地關注全球範圍內的人權狀況,並沒有任何見不得人的“陰謀”在中美兩國的關係史上,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那些表面上看是“親華派”的人物,如尼克松,基辛格等人,是沒有原則和道義的政客,他們不是“親華”,而是企圖通過與中共的妥協來獲得個人的政治利益,在與中共當局打交道的過程中,根本不顧普通中國人的人權和自由;相反,那些表面上是“反華派”的人物,如裡根,蘭托斯,布朗貝克等,才是有原則和道義的政治家,他們不是“反華”,乃是“反共”,他們希望幫助中國人民早日獲得民主與自由,他們與中國普通民眾的利益是一致的。
除了中國以外,布朗貝克最為關注的一個國家,便是暴政最為肆虐的北韓。他曾在紐約亞洲協會發表演講,敦促布什政府開放接受更多的北韓難民。布朗貝克說,這是一種富有同情心的偉大行動布朗貝克認為,美國政府將人權列為主要的外交政策是必要之舉,他說:“我們必須張開雙臂,盡可能多地歡迎北韓難民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致力於改變北韓的生存環境“。
在國會,布朗貝克是“北韓人權法案”的積極推動者。該法案的重點便是使美國政府當局更容易接收來自北韓的難民。二零零四年,該法案在國會通過的時候,布朗貝克在新聞發布會上說,自一九九五年以來,由於北韓政府中央化的農業政策失敗,導致大約一百萬北韓人餓死。成千上萬走投無路的北韓人逃難逃到中國,又被遣送回去,其中大部分人受到加倍的虐待乃至被殺害他引用希伯來諺語表示,對這些處境悲慘的人提供援助,是基本的人性要求:“我們看到有人受監禁,看到有人受難,我們應當設想我們自己也在監禁中,也跟受監禁的人一道受難。現在是結束北韓人民悲慘處境的時候了。“布朗貝克說,現在是中國讓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公署官員調查北韓難民在中國的情況的時候了,現在是中國政府讓那些北韓人安全通過中國到第三國時候了,不能讓那些北韓人重新回到迫害他們的國家。
布朗貝克持續呼籲美國朝野重視北韓難民的處境,因為“挽救生命刻不容緩”。二零零六年春,包括四名婦女在內的六名北韓難民,成為依照“北韓人權法案”第一批獲准在美國尋求避難的北韓難民。當時,美國主流媒體廣泛報導了該消息,美國總統布什親自在白宮接見了這個剛剛來到美國的北韓難民家庭,並表示這一計劃將持續進行下去。這一切與布朗貝克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布朗貝克還長期關注伊朗的人權問題。據“華盛頓時報”報導,美國國務院將考慮通過“中東夥伴協議”資助一些對伊朗播送的電台或電視台。“中東夥伴協議”是一個以支持中東民主運動並推動該地區獨裁政府改革的計劃,該計劃的倡導者又是布朗貝克。他首先提出建立一個五千萬美元的年度基金,用於促進伊朗的民主進程,其中大部分用於資助對伊朗的衛星廣播。當時,國務院不支持該項目,擔心觸怒伊朗強硬派當局。布朗貝克卻積極支持,絲毫不懼怕伊朗政府的抗議。他表示,他看到伊朗有越來越多年輕人對原教旨主義政權不滿,他們需要獲得更多的信息,這些新聞報導能讓伊朗的青年人更加自由地思考。在布朗貝克的壓力之下,美國國務院不得不贊同和啟動了該計劃。
對於布朗貝克來說,收養中國孤兒和關注專制國家受逼迫者的處境,向獨裁者施加壓力使之不能如此肆無忌憚地專制下去,一方面是愛,另一方面是公義。愛與公義則是基督徒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兩個方面。
美國家庭裡的中國孤兒,以及美國人的生命觀
誰最愛中國呢?最愛中國的,不是中共統治集團,也不是那些僅僅擅長於“嘴上愛國”,“網上愛國”的憤青們,而是被侮蔑為“反華議員”的布朗貝克,以及。像他一樣收養了中國孤兒的五萬多個美國家庭為遠方的,苦難中的人們捐獻一點善款,很容易;但要收養一個不同族裔的孤兒並視若己出,卻很困難。後者需要的是一種超越之愛,一種人類之愛。
布朗貝克家的“中國公主”的故事讓我好奇,更讓我開始關注到美國家庭從中國領養孤兒的情況。其實,在白宮的草坪上,早已有了來自中國的孩子奔跑的身影。曾經擔任“華爾街日報”社論版首席主筆的麥克格恩,後來出任布什總統的首席撰稿人。他的家裡有三個漂亮的女兒,她們都是來自中國的孤兒。“我的小女兒一年之前還在中國的福利院裡,但是現在卻走在了白宮的草坪上,這似乎太不可思議了“,麥克格恩將他在中國收養的女兒露西,帶到了白宮的辦公室。
麥克格恩與布什的政治立場一樣,是一名堅定的保守派。他也是一名中國通,他曾被報社派駐香港,也去過中國內地的不少城市,對中國的情況非常了解。麥克格恩曾在一篇文章中詳細描述了收養第二個女兒的經過:“那是在中國的革命發源地南昌,在一個福利院裡當講了我們的收入情況並回答了當地官員的問題後,我們見到了第二個女兒。看到這個漂亮的小姑娘,我們都非常激動,我的妻子還忍不住流出了眼淚。“中國”革命老區“的孩子,卻來到”資本主義“的大本營的華府,構成了饒有意味的反差在報導麥克格恩等美國家庭收養中國孩子的消息時,一向持反美立場的紐約中文“僑報”也不得不公允地評論道:“相對於中國的遺棄,基督教國家一直有著收養遺孤的傳統他們把這當作是一項普通人可以做到的“偉大事業” - 不讓上帝的子孤獨地留在孤兒院“。
美國家庭從中國領養孩子,是從十年前開始的。近幾年,每年都有五千到七千名中國兒童被美國家庭領養,中國是美國家庭從海外領養孩子的最大來源國。據統計,近十年來,被外國家庭領養的中國兒童大約有六萬多名,其中百分之八十被美國家庭領養。這些孩子大部分都是孤兒,他們漂洋過海來到美國,在新家庭裡過著幸福的生活。領養中國孩子的美國家庭大都非常重視讓孩子們學習中國文化。有的美國父母陪孩子到中文學校,在督促孩子學習中文的同時,自己也花大量時間學習中文,了解中國文化。
在這些中國孤兒的美國父母中,有一位俄勒岡州的薩米埃女士。她在五個親生子女長大成人以後,陸續收養了五個中國孩子。最初,她在領養中心做義工,認識了很多中國朋友。出於對中國文化的喜愛,她領養了第一個中國女孩。後來,為了讓這個女孩有與自己背景相同的姐妹,她又從中國領養了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女孩。在領養第五個女孩時,她選擇了一名殘障兒童,現在每兩年就要帶這個小女兒到醫院做一次手術。
從中國領養孩子的金融界頭面人物,是世界大型對沖基金公司 - 大本營投資集團的老闆安德森安德森和妻子已有三個男孩,卻又領養了一個中國女孩:“她來自湖南,只有十個月大“。領養中國孩子的金融界名人可以列出一長串,包括紐約納斯達克資深通信副總裁貝瑟尼·謝爾曼,以及”財富五百強公司“的顧問,暢銷書作家費思·波普康等。很多文藝界的名人也領養中國孩子,如女影星梅格·瑞恩,歌手史蒂文·柯蒂斯·查普曼,丹·馬里恩,羅伯特·瓊斯等當然。 ,更多領養中國孩子的美國家庭是普通的中產階級家庭。
中國人和美國人領養小孩有一個重大的差別:在中國,領養小孩是常有的事情,最重要的一條是不要讓小孩知道任何有關其來歷的實情,以免將來長大後要找生身父母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煩;而美國人家庭領養中國孩子不僅不隱瞞,而且鼓勵孩子知道中國文化,了解自己的身世,甚至想方設法為他們創造了解自己身世的條件這種差異的背後是不同的信仰傳統,不同的生命觀。一般的美國人認為孩子是上帝給予人類最寶貴的禮物,是神聖純潔的化身,父母將孩子這樣的天使撫養長大是一種神聖的義務。最後孩子將歸於國家和社會,而不是父母的私有財產他們無法接受中共當局使用暴力手段強迫農村孕婦墮胎的事實,甚至有美國宗教團體呼籲說:你們不要殺害孩子,你們可以把孩子送給美國人來養!
這些美國家庭用全部的人生去愛中國的棄嬰。很多領養中國孩子的美國父母說,今天他們領養中國兒童,最大的心願便是希望未來中美兩國友好相處。我在美國接觸到許多這樣的家庭,我看到了中國孩子在新家中無憂無慮的幸福生活。我在一個美國教會介紹中國教會的情況時,一位美國媽媽特意攜帶五歲的來自中國廣東茂名的女孩前來參加,她說為了女兒的緣故,要抓住一切機會多了解中國。美國不是一個抽象的國家,美國就是由這一個個家庭組成的。面對這些真心熱愛和幫助中國的美國友人(當然包括布朗貝克參議員在內),中國高漲的反美情緒顯得那樣瘋狂與變態那些為“九·一一”恐怖襲擊叫好的憤青們,以“美帝國主義遭難”為喜事,他們是否知道:在兩千多名無辜的死難者當中,也許正有中國孤兒的美國父母?
愛永遠都比仇恨更有力量。那些被仇恨所充滿的人是可憐的人,而那些沐浴在愛中的人則是這個世界的祝福。讓我們為布朗貝克和他的家庭祈禱,為那些收養中國孩子的美國家庭祈禱,也為每一個美國和中國的家庭祈禱,讓每一個家庭都幸福,平安和喜樂。美國是一個偉大的國家,不是因為它擁有世界的第一的經濟和軍事力量,乃是因為許多美國人的信仰,胸懷和愛的能力。美國固然不是我的祖國,我卻希望自己的祖國變得與美國一樣美好。
作者余杰與布朗貝克交談。 圖:余杰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