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小說巨擘金庸30日病逝於香港,享壽94歲。金庸作品風靡華人社會,體現了中華傳統文化,影響深遠,可謂是華人的集體文化記憶。出現在小說中的插畫作品,更是活靈活現,為小說增添不少色彩,但卻鮮有人討論。金庸作品中的插畫大多都是由姜雲行和王司馬兩位所創作。
據微信公眾號《信海光微天下》,金庸小說最早期在報紙連載刊出,當時的插畫幾乎都是由姜雲行所繪製。金庸出修訂版的時候特聘姜雲行、王司馬分別重新繪製小說各章的插畫,當初報紙刊登的姜雲行原版插畫,大多未有在修訂版採用。
當前熱搜:林芳郁失智親臨現場 賴清德暖舉曝光:我質詢過你「要原諒我哦」
姜雲行和王司馬二人畫風迥異。姜雲行偏好工筆,在構圖上把重心放在圖案上部,王司馬則注重寫意,講究構圖整體均衡。姜雲行多選擇在開闊地帶進行的打鬥場景,人物常有凌空動作,王司馬卻傾向選擇繪畫戀愛或喝酒的場景。
姜雲行筆下人物或沖逸不羈、或狷狂恣意、或恭肅鄙野,不一而足;所繪女子通常身影嫋娜、長髮如雲,微側的俏尖臉蛋悲喜莫辯。人物表情衣飾精工完備,衣帶褶皺、花鳥山石氣韻流暢,是傳統的經典繪畫技法,以及古今武俠小說最令人熟悉的插畫風格。故讀者較偏愛姜雲行的金庸小說插圖。
王司馬則十分重視寫意,或縱橫恣肆豪筆潑墨,或不拘一格大膽留白,抓拿精彩瞬間,頗有現代「鏡頭感」。他特別擅長人物表情神態的刻畫,往往寥寥數筆就極其傳神。
姜雲行為金庸小說作畫的共有6部,分別為《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倚天屠龍記》(《射雕》三部曲)、《碧血劍》、《連城訣》、《鹿鼎記》。
王司馬的插畫作品則包括《書劍恩仇錄》、《雪山飛狐》、《飛狐外傳》、《俠客行》(附《卅三劍客圖》)、《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鴛鴦刀》、《白馬嘯西風》、《越女劍》。
然而,王司馬已於1983年英年早逝,姜雲行也隱居加拿大,遠離了武俠小說插圖領域。
延伸閱讀:
 
      王司馬插畫作品之一。 圖:翻攝微信公眾號《信海光微天下》
 
             
                       
           
       
             
             
             
             
            ![11/29-11/30 [流量政治學第二屆營隊] 免費報名參加](https://images.newtalk.tw/resize_action2/300/album/project/1/69033cad7782d.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