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文化局執行「再造歷史現場計畫」,以19世紀的歷史視角,藉由金融第一街活化再生、雄鎮北門、原愛國婦人會館、新濱町一丁目連棟紅磚街屋、舊打狗驛北號誌樓的修復工事,重現荷蘭時期駐兵、清代水師設汛、洋行、海關、外商雲集、英國領事館等時期的高雄港要衝 ─ 「哨船頭」百年風華的歷史場景。 

高雄市文化局28日將舉辦哨船頭歷史場景重現啟用典禮,副市長史哲說,這處從禁閉到開放的場域,不僅讓高雄港歷史紋理重現,融入市民生活,更將成為民眾親近共享的歷史現場。他表示,高雄海洋城市的定位愈趨明顯,逐步規劃打開各空間場域,哨船頭歷史場景重現為興濱計畫立下新里程碑,不僅還原高雄市民與海的記憶符碼,更恢復高雄海洋經貿盛況的歷史現場。

文化局指出,打狗英國領事館文化園區前的哨船街,19世紀是大型貿易船停泊與貨物上下的區域;日治初期哨船頭仍維持高雄港灣進出口中心角色,打狗支廳更由旗後遷移至此;但隨著一港口安檢所設立,阻隔了從山上英國領事館官邸,經過古道,到達山下辦公室,再連通到港灣的歷史脈絡,33年來不但掩蓋歷史場域空間特質,更切斷與海的關係。 

高雄市府透過「興濱變畫」改善阻隔,彰顯哨船頭歷史價值;立委賴瑞隆則感嘆「這麼獨一無二的歷史現場卻是封閉,民眾無法親近瞭解高雄港灣發展的軌跡」。歷經多次協調會後,哨船頭歷史場景得以再現,而哨船頭臨港通透的水岸廊帶,更成為民眾可親近共享的場域。 

文化局長尹立表示,哨船頭歷史場域的再現,延續文化治理的核心,是「地方感」的形塑,也是「場所精神」的保存與再現,從英國領事館山上官邸步行咾咕石步道通往領事館山下辦公室,古蹟場域延伸到哨船頭乃至高雄港灣,開闊的景觀視野,歷史紋理縫合接軌。   

文化局為讓民眾親臨歷史場景,一窺數百年來哨船頭的蛻變,策畫「解密哨船頭」歴史展覽,以「荷蘭時期Tancoia」、「清代綠營水師與哨船頭」、「清末外商雲集的哨船頭」、「日治時期哨船頭一曇花一現的輝煌時光」、「水岸風華的哨船頭-歷史空間再現」單元,透過歷史描述、老照片、模型、影片等展示。

潮汐、波浪、歷史歲月在光影變化下,夜晚的哨船頭水岸更增添柔和浪漫氛圍 。圖/高雄市文化局提供   圖/高雄市文化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