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廣播電台》製作推出一系列以轉型正義為主軸的節目--「開放歷史」;透過歷史學者、政治工作者、文史工作者等,以口述的方式,講述威權、白色恐怖時代的感人故事,紀錄台灣人為民主自由奮鬥的經驗與歷史。《新頭殼》取得央廣授權轉載,讓大家進一步了解過去這些鮮為人知的歷史和故事。

今天要講的白色恐怖故事是外科醫生林恩魁的故事。他在醫院當醫生時,與一些朋友看了一些書,對二二八事件的國民黨不滿,因此被牽扯入獄,被判刑七年,當時他已婚並育有一名二、三歲大的女兒。林恩魁的妻子林高雪貞在他移監到綠島時,每年都會帶著女兒林美里,千里迢迢到綠島面會,因為她不希望女兒不了解父親,騙女兒「爸爸是在很遠的地方念書」。

林恩魁夫妻伉儷情深,林恩魁被捕後,從南部移送北部受審,林高雪貞就搬到台北住,並且到處打聽丈夫的下落,甚至林恩魁才剛被轉送到內湖的一所學校關押,她也馬上就送來飯菜,讓林恩魁不管被關到那裡,都能夠得到家人的物資與面會,一直到他被判刑確定,移送到綠島新生訓導處。

為了讓女兒了解父親,林高雪貞每天在餵女兒吃飯時都會一遍又一遍訴說爸爸和媽媽的小故事,因為她不希望丈夫在坐牢時,女兒的記憶中沒有這位父親。又指著山那邊說:「爸爸就在山的那一邊,很遠的地方念書」。還每年帶著女兒去綠島面會。因為擔心沒有乾淨的廁所,所以都會隨身帶著女兒的小便盆,搭火車、搭便車、或是夜行貨車,到台東後再去等漁船,甚至有一次為了搭免費的貨船,先到比較遠的蘭嶼,再轉到綠島,往往一趟下來就要好幾天。

年幼的女兒不堪舟車勞累,暈船嘔吐相當不舒服,就哭鬧著和媽媽說:「媽媽,我們不要再去看那個男人了,好不好?那個妳要我叫爸爸的人,我又跟他不熟」。林高雪貞告訴女兒:「不行,他是你爸爸,我們要把握機會常去看他、鼓勵他,讓他可以早一點回來」。

林恩魁的妻女可以說是在綠島服刑的政治犯家屬中,最常去面會的,每年至少會去一次,尤其是女兒上小學後的暑假,一定會去。其他的難友也非常喜歡林美里這個小女孩,常受邀參加晚會表演,上台唱歌、跳舞給同是難友的叔叔、阿姨看。而難友們為了讓林恩魁夫妻多點時間相聚,也常帶著林美里去摘綠島的鐵炮百合,送她小白兔或是貝殼相框,很多當年在綠島的政治犯,都還記得這樣一位可愛的小女孩。

這樣的情節令我們聯想到多年前的一部外語電影「美麗人生」,描述一對猶太父子被關到集中營,父親讓孩子以為這只是一場遊戲的競賽,渾然不覺正身陷人類史上最恐怖的地方。林恩魁的妻子也是,讓女兒每年至少能夠見到父親一到二次,讓她對父親一直保有良好的印象,確信父親只是在很遠的地方留學、念書,等父親念完書就可以回家。

在綠島期間,林恩魁與其他被關在綠島的醫生共同成立新生訓導處的一個醫療部門,所需的藥品和設備,很多都是由家人寄過去,其中也有許多優秀的醫生,例如:皮膚科醫師胡寶珍,眼科則有擔任過台大眼科主任的胡鑫麟,胡鑫麟的兒子就是有名的小提琴手胡乃元,是他出獄後生的孩子,婦產科有王荊樹,外科則主要由林恩魁主刀,至於其它木工和發電設備都由其他難友協助完成,幫綠島當地民眾及難友開刀。而由於醫療陣容堅強,開盲腸不必送本島,在當地就能完成,就連綠島新生訓導處軍官的太太生產,也是由這支醫療團隊幫忙,而他們都是政治犯醫生。

林恩魁出獄後,到高雄岡山擔任一所醫院的副院長,後來才在岡山成立自己的外科診所「林外科診所」,之後第二個女兒、兒子以及最小的女兒也陸續出生,為南部提供相當多的醫療服務。此外,他們全家都是虔誠的基督徒,林恩魁本人也非常喜歡音樂,在他發現沒有台語聖經後,決定自己翻譯,把華文、國語聖經,用比較道地的台語來翻譯,前後費時六年半,共翻譯120萬字,又花了四年校正,後來無條件奉獻全部原稿,交由聖經公會出版。另外,他還詞曲創作「謳咾的歌」(讚美、歌頌的歌),結果因而視力受損,右眼幾乎全盲,他也不以為苦。

我們後來請他上電視節目接受訪問時,他右眼已經全盲,左眼也只剩微弱視力,他在節目中要尋求一位恩人吳金水,原來是他擔任鋼琴家的第二個女兒林安里,在美國結婚時,希望父親能夠前來參加她的婚禮,但是在白色恐怖年代,政治犯要出國十分不容易,眼看著就要趕不上,當時就是吳金水出面,兩天內辦妥所有手續與證件,讓他得以及時趕上女兒在美國的婚禮。所以他也一直在尋找這位恩人吳金水,後來確實有得到吳金水的訊息,不過他已經不在人世,只找到吳金水的家人。

這是一位在黑牢裡忍受挑戰與折磨,卻很有愛心的一位醫師,一家人在苦難中仍深情相隨,甚至將自己的視力奉獻出來,成就120萬字的台語版聖經,這就是林恩魁醫生的故事。

 

本文由中央廣播電台授權轉載

林恩魁夫婦與兒女合照(林美里提供)   圖:林美里/提供

林美里在綠島晚會的表演。   圖:林美里/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