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中部巴米揚佛教遺址石窟群中一個石窟的壁畫遭盜掘,這可能是自2003年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世界遺產以來,首次發現壁畫遭盜掘。UNESCO喀布爾辦事處確認情況,已請求阿富汗政府對遺址進行保護。

建於6世紀、曾經坐落在巴米揚山崖上的兩尊立佛像,2001年塔利班政府認為其有悖於禁止偶像崇拜的伊斯蘭教教義,將其爆破炸毀,壁畫遭盜掘的石窟,就位於巴米揚山谷東南方約4公里的卡克拉克山谷。

共同社報導,石窟壁畫推算是7世紀前後的文物,石窟內曾有佛像凹陷的「佛龕」和疑為支撐佛像打入樁子的孔洞痕跡,被認為是曾用於禮拜和冥想的佛堂。這裡曾有段時期被當作居民住所,石窟牆壁上留有黑色煤煙等污漬。

據了解,盜掘行為很有可能是使用銳利刀具對壁畫進行剝離,只有遭盜掘的部分露出了土牆。附近居民今年曾多次目擊到3人組成的盜掘團進入該地。

報導指出,巴米揚佛教遺址的調查和保存由德國、義大利等各國分擔,「壁畫保存」由日本負責。京都大學於70年代進行過調查,2003年之後也有日本專家等調查。但日本外務省於2007年以擔心治安為由,對巴米揚地區發出疏散建議,日本專家在2013年之後沒有再進入當地。

近年來有呼聲希望重返當地。擔任日本調查隊負責人的帝京大學教授山內和也表示:「大家都在關注大佛重建,而我們希望能儘早回到現場,保護珍貴的文化遺產。」

曾經坐落在巴米揚山崖上的佛像(圖左),2001年塔利班政府認為有悖於伊斯蘭教教義,將其爆破炸毀(圖右)。   圖:翻攝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