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愁詩人」余光中病逝,最早在微博轉發此一消息的中國大陸媒體之一為《北京青年報》,隨即引發了強勢關注。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的報導,短短一個小時內,該條微博的互動數(轉發、評論、點讚)就超過17萬。
中國官媒人民網和新華網都進行了報導,BBC引述人民網的發文稱,余光中熱愛中華傳統文化,熱愛中國。「中國,最美最母親的國度」 「我的血系中有一條黃河的支流」……這一句句擊中內心的文字使他的名字永久地鏤刻在了中國新文學的史冊上。新華網發文評價他,「一生從事詩歌、散文、評論、翻譯,是當代詩壇健將、散文重鎮、著名批評家和優秀翻譯家。」
BBC中文網說,在微博, 「余光中病逝」的搜索數也迅速超過60萬。余光中病逝在中國大陸引發網民的集體緬懷,所有中國大陸網民幾乎是一邊倒地緬懷和難過,以及對余光中表達感激和祝願。
報導指出,能夠在中國大陸以此程度被集體緬懷的公眾人物並不多。最近被集體緬懷的對象是香港影視大亨邵逸夫,他因廣泛捐助國內大學建造「逸夫樓」而喚起中國大陸民眾的共同記憶。
中國大陸的地方政府和地方媒體也紛紛發文和微博回憶余光中的到訪。
認證信息為成都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的 「@成都發佈」介紹,余光中曾到過武侯祠講演「詩情與酒興」、在杜甫草堂拜祭過詩聖,還專門寫了一首《草堂祭杜甫》四十行詩。
「@浙江在線」快速發表長文回憶,「身為杭州女婿的他曾多次來杭」,並在杭州作了「兩岸交流日,鄉愁自解時。海峽隔兩岸,不阻彩雲飛」的詩句。
余光中家鄉南京的《現代快報》則再次發佈幾個月前採訪余光中的視頻,並不無傷感地表示,就在今年4月份,現代快報記者曾專訪余光中老先生,他和記者聊起家鄉南京,還「秀」了南京話,還說希望能再回到家鄉看看。
BBC中文網稱,從媒體及網民反應來看,余光中詩作《鄉愁》被提及頻次最高。
《羊城晚報》等媒體放出余光中朗誦《鄉愁》的視頻片段;網民也化名「鄉愁」來抒發緬懷之情——」@往事越千年1893:「魂歸母親,一解鄉愁!」 @Osmond_關秋陽:「我在這頭,您卻去了那頭。」
報導指出,余光中在中國大陸民眾心中的地位重要,很大程度來自於其詩作被列入中小學教材,這意味著幾乎每一個接受義務教育的年輕人都對這些詩作耳熟能詳。
「@媛馨菇涼」所言,「余老先生的作品影響了中華民族的萬千兒女。」 「@_Zzanglu」說,「一路走好 伴隨我們語文課本的鄉愁。」
一些還在校的學生可能感懷更深。「@嗶嗶嗶西瓜俠」:「昨天晚上上課還全班一起朗誦了《鄉愁》…...當時還在想...…余光中老先生還健在真是太好了…... 結果今天……看到消息一時不能接受…...」
「@難為的野」:「昨天老師才給我們念了余光中先生的詩,今天阿就看到了這消息,一路走好」。
BBC中文網認為,《鄉愁》表達了一個身在台灣的人對中國大陸家鄉的深切感懷,因此很多人借其寄托兩岸統一的願望。余光中的逝世,讓不少中國大陸網民對「兩岸尚未統一」表達惋惜。
「@做我的凡一魏」回憶,「我的老師說他每年教學生《鄉愁》這首詩時,都會在結尾處留下一個期盼,祝願台灣早日回歸。如今,寫這首《鄉愁》的老先生也已離開,台灣依舊沒有回歸。願天堂沒有鄉愁,兩岸早日統一。」
「@楓卓白羽」說,「您已歸去,台灣還未歸來,遙遙的鄉愁,依舊相隔兩岸。」 「@my陳婷婷」說,「先生走好,可惜在你有生之年台灣還沒有回來。現在,鄉愁是一個墳墓,你在裏頭了,放心,我們在外面,幫你看,看台灣回來。」
「@ Superego啊」更是評價余光中為,「一個詩人,一個愛國者」。
BBC中文網說,不同於中國大陸民眾的一致緬懷,台灣民眾的態度更為多樣。
比較多見的是,不少網民在推特和臉書上用「余光中R.I.P」(安息吧)表達緬懷。
報導指出,也有相當部分在表達負面聲音。比如,有網友在推特上表示,余光中是其國中的夢魘,因為「他的課文很無趣」,「無聊到在課本上亂畫」。
BBC並稱,但總體而言,台灣民眾在社交媒體上的反應在數量上遠少於中國大陸。
對於兩岸網友不同的反響,有網友在臉書上評論說,「人們緬懷的不是他的文學,而是他的『鄉愁』。有人緬懷他的鄉愁,就有人憎恨或無視他的鄉愁。所以抒情詩人走了,大陸刷屏,對岸無聲。」
延伸閱讀:
鄉土文學論戰重建》余光中辭世效應 文壇傷痕再度被揭開
BBC中文網認為,《鄉愁》表達了一個身在台灣的人對中國大陸家鄉的深切感懷,因此很多人借其寄托兩岸統一的願望。余光中的逝世,讓不少中國大陸網民對「兩岸尚未統一」表達惋惜。 圖:翻攝自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