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九大後,最高領導人習近平的班底全面上位。法廣世界之聲(RFI)認為,習近平在任五年即形成「習家軍」,不少人屬破格提升,升遷有如乘坐直升機,「容易出事」。展望未來,獨大的「習家軍」將面對派內矛盾,一如已故領導人毛澤東晚年的四人幫。

RFI引述時事評論員林和立30日晚上在一個座談會上的發言指出,共青團本是中共培養人才的主要階梯,現已被習近平廢為一如婦聯等群眾組織。

當前熱搜:習近平失勢了? 中共中央政治局新設決策機構 引發權力變動猜測 美退將這樣說......

林和立提到西方學者的研究說,中國雖非實行民主的國家,但經濟發展不俗,應歸功於中共的公務員或幹部的擢升須靠一定的歷練和政績,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用人惟賢(meritocracy)的一種制度。林和立質疑,習近平的破格提升,雖令他可以在短短五年間把「習家軍」由無變成有,但實際上已打破了上述擢升制度,這不單影響執政,甚至安全也成疑問。

他解釋,「習家軍」成員幾乎是平均一年升一級,不單只在京津要塞是習家軍,甚至中部一大片地區也受其控制,但有關主要官員歷練不足,執政時容易出現偏差,這情況在北京衛戍區也有出現,「習近平是否連自身安全也不顧」。林和立並稱,聽北京政圈中人透露,習近平對政策也有其個人想法,日常施政不大參考國務院的意見,以此性格和公務員擢升制度的改變,他憂慮中國「很易出事」。

報導指出,出席同一座談會的中國事務評論員潘小濤也有同樣的看法,他表示,習近平行事及用人均十分破格,十九大出現多名「雙非」(非中央委員、非中央候補委員)官員晉身政治局或中央委員會,便可見一斑。根據傳媒統計,中共十八大期間,中國31個省、直轄市和自治區的黨政一把手中,有19人是「雙非」官員,佔一把手總數的三成,比例奇高,而按照中共官場慣例,有關人士幾乎可以篤定會成為政治局委員或中央委員。

RFI報導提到當中尤其以北京市委書記蔡奇較受矚目,在十九大「連跳三級」晉身為政治局委員;其餘的「雙非」主要官員包括安徽省委書記李錦斌、海南省委書記劉賜貴、雲南省委書記陳豪、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吳英傑和貴州省委書記孫志剛。

報導並稱,省政一把手則有北京市代市長陳吉寧、河北省長許勤、山西省長樓陽生、內蒙古自治區主席布小林、吉林省長劉國中、浙江省長袁家軍、江西省長劉奇、山東省長龔正、湖北省長王曉東、海南省長沈曉明、甘肅省長唐仁健、西藏自治區主席雪克來提·紮克爾。

潘小濤預計,「習家軍」形成後,雖令黨內的「團派」或「上海幫」勢力大減至難以挑戰「習家軍」,但卻會黨內鬥爭轉至「習家軍」內的人事傾軋和矛盾,一如毛澤東後期的四人幫。他並認為,中共黨內難以制衡「習家軍」,現時可能影響習近平施政的,是國際社會壓力和經濟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