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在台中市和平區環山部落有位奇女子詹秀美,她是泰雅族公主,精通日語、熱心地方事務及文化推廣,21年前把自己的家改裝成民俗文物館,裡頭有兩間百年以上歷史的泰雅族石板屋及穀倉,堪稱是部落的「博物館」。

我們來到環山部落這天,是由社區發展協會志工哈踴.優豹帶著我們參觀「詹秀美民俗文物館」,要進去之前還以為是官方設立的,聽了哈踴.優豹的解說,才知道文物館竟是私人財產。

哈踴.優豹是退休的牧師,目前除了經營自家農莊,平日就當社區志工,導覽只是其一,每天要做的是掃公廁所,也是天空樂團成員。

他說,詹秀美曾經擔任過和平鄉時代的婦女會理事長,很年輕時就熱心地方事務,也關心泰雅文化,蓋了這棟裡頭有兩間完全是泰雅族人百年以前居住的石板屋,以及收藏糧食的穀倉,詹秀美雖然不在人世,但她的收藏品全部放在這裡,「人不在東西還在」,讓泰雅文物在此真實呈現。

「泰雅文物館」成立於1996年,裡頭的文物都是詹秀美的個人收藏,有鯨面舊照片、織布機、狩獵弓箭,牆上還有水鹿頭標本。日治時期這裡是登雪山的入口,登山者會在部落先住一晚,即使是台灣光復後,來登山的日本人幾乎都住在詹秀美的家,她日治時期當過老師,日本名字是「小林淑子」,精通日文,也擅長做國民外交,牆上就掛有許多日本社團致贈的感謝旗。

哈踴.優豹介紹其中一間百年穀倉說,上頭原本是茅草屋,這些茅草每4到5年就會壞掉,但也不會拿走,只要再舖上新的即可,優點是不會熱,後來改良成屋頂用石板,連颱風來都不怕,每年豐年祭前要收割,能吃的東西都先都放在石頭屋頂上,曬乾後可以收藏。

哈踴.優豹說他童年時也住過石板屋,部落裡家家戶戶都有這麼一棟,未改良前的圍牆是用木頭一塊塊疊起來的,會有縫隙,白天會透光,但冬天降霜雪時會很冷,那個年代沒有棉被,只有泰雅人自己織的布可以蓋,根本不夠保暖,族人會把燒木材剩下的灰渣帶回來,平時可以煮飯用,睡覺之前再把木炭燒一下,紅了以後舖在床板下面,就很保暖。

哈踴.優豹還說,早年醫藥不發達,許多小孩子早早就夭折,媽媽會捨不得把孩子埋到野外,怕被野生動物啃掉,就直接埋在床下面,這是身為媽媽偉大的地方,孩子雖然不在人間,但永遠在自己的家。

文物館的二樓目前仍保有幾個房間,也有通鋪,還是會有登山客來住,有人打趣說這可是最有文化氣息的民宿,「因為我們就住在文物館內!」

文物館內的詹秀美畫像。   圖:唐復年/攝

泰雅族人百年前使用的穀倉完整保留,外面掛的獸皮及玉米都是真的。   圖:唐復年/攝

文物館內的水鹿頭標本。   圖:唐復年/攝

館內泰雅姑娘的蠟像,據說就是根據詹秀美年輕時模樣打造的。   圖:唐復年/攝

對館內文物如數家珍的哈踴.優豹一一介紹石板屋內的陳設。   圖:唐復年/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