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後各國展開「戰後處理」重大工程,然而台灣教授協會今(29)日召開研討會指出,70年來中華民國政府皆未好好處理中華民國領土問題、台灣人國籍問題、內部族群問題、外部國際關係、人民損失賠償,導致眾多問題延續至今;台灣教授協會會長林秀幸指出,台灣人具有「戰敗國前殖民地,戰勝國暫居地」的晦澀處境,應透過國際法、戰爭賠償、貨幣轉換尋求創造性。

台教會指出,「戰後處理」包括「戰勝國」要求戰敗國賠償損失、訂定《戰爭賠償辦法》,以進行追悼戰歿者、撫卹遺族、補償民間損失;「戰敗國」則須進行政府重整、公務人員清洗、制定新《憲法》,也須賠償戰爭受害軍民的損失。台灣則面臨中國當局不當統治,接收日本國家資產、平民私產,使國庫通黨庫甚至中飽私囊,造成二二八的血腥鎮壓,「轉型正義」問題也一直延續至今。

台灣教授協會會長林秀幸指出,「戰後處理」在台灣是轉型正義重要的一環,涉及「精神面」與「物質面」兩層次。就精神面而言,是一群人受到雙重創傷,一是戰爭的創傷,二是認同上的「強制轉換」。至於物質上的被剝奪,則在精神上的受創之上,加深了暴力強度。

林秀幸舉例指出,尤其是位居底層的「台籍日本兵」,受到的創傷多重而深層,他們既沒有戰勝國的榮譽,也沒有「國家」的撫卹,因為在戰後他們轉換了「國家」的身分,讓他們掉入「歷史縫隙中的沈默」,外界以為他們不存在,新殖民者蔑視他們,讓他們精神上得不到歸屬,物質上也缺乏安全,他們的處境是雙重剝削,也某種程度上表徵了台灣在二次戰後的處境。

林秀幸強調,面對台灣人「既是戰敗國的前殖民地,又是戰勝國的暫居地」的晦澀處境,企圖透過國際法、戰爭賠償、貨幣轉換等物質性歷史研究,釐清可能的創造性。她希望幫助「轉型正義」奠下客觀研究的基礎,映照出「台灣人」的認同轉折,帶給當代的既是「難題」,也可能是「創造的養分」。